[发明专利]一种座椅解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7002.8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坤;袁春平;徐明涛;高滢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解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解锁手柄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座椅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中的EZE解锁机构属于机构件,其功能是解锁二排座椅为乘客进入三排提供足够空间。目前市场上常规的EZE解锁机构包括塑料手柄和两块金属支架板,两块金属板通过销连接可以做相对转动,其中一块的金属支架板上的塑料手柄安装部从座椅旁侧板伸出,塑料手柄套在该塑料手柄安装部上。操作过程中,通过曲线推动塑料手柄,具有塑料手柄安装部的那块金属支架板绕销旋转,而另一块金属支架板固定,线束头定位孔位置移动,线束位移,完成解锁。传统的EZE解锁手柄机构必须使用金属支架板,成本较高,操作手柄较大且在外突出,不仅影响美观还造成空间浪费,同时要预留很大的手柄操作空间,挤占了车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EZE解锁机构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将手柄操作路线由曲线改为直线、手柄空间占用小且可以不使用金属支架板的座椅解锁机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包括
一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由本体壳壁围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位置至少一侧的壳壁上设置有操作手柄导向限位槽;
一配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内的解锁操纵臂,所述解锁操纵臂的下部与所述本体的下部铰接,所述解锁操纵臂围绕其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点摆动;所述解锁操纵臂的中间部位连接解锁线束的头部,所述解锁线束穿过所述本体;
一配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中的解锁操作手柄,所述解锁操作手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导向限位销,所述导向限位销置于所述操作手柄导向限位槽内,通过所述导向限位销与所述操作手柄导向限位槽的配合,以限制解锁操作手柄的运动方向以及运动极限位置,所述解锁操作手柄的底部与所述解锁操纵臂的上部铰接,通过推动解锁操作手柄即可带动解锁操纵臂绕其与所述本体的铰接点摆动,带动解锁线束运动进行解锁;
一解锁操纵臂复位元件,在所述解锁操纵臂由锁止状态向解锁状态摆动过程中,所述解锁操纵臂复位元件由释放状态向蓄能状态方向运行,在所述解锁操纵臂解锁完成后,所述解锁操纵臂复位元件释能,推动所述解锁操纵臂由解锁状态回复到锁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罩盖,所述罩盖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位置,在所述罩盖上开设有供解锁操作手柄运动的腔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罩盖限位槽,对应于所述罩盖限位槽位置在所述罩盖的底面上配置有至少一罩盖限位筋,所述罩盖限位筋卡入到对应的罩盖限位槽内对罩盖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至少一卡槽,对应于所述卡槽在所述罩盖的底面上配置有至少一卡扣,所述卡扣卡入到对应的卡槽内,对所述罩盖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容置腔顶部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至少一螺栓孔,对应于所述螺栓孔位置在所述罩盖上配置有至少一通孔,用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旋入到所述螺栓孔中即可将罩盖固定在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操纵臂分为一体成型的上解锁操纵臂和下解锁操纵臂,所述上解锁操纵臂的背面与所述下解锁操纵臂的背面之间的夹角为一小于180°的钝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解锁操纵臂的背面与所述下解锁操纵臂的背面之间的夹角为153.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解锁操纵臂的下部与所述本体的下部之间通过一第一铰接销铰接,所述上解锁操纵臂的上部与所述解锁操作手柄的底部之间通过一第二铰接销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操作手柄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销的铰接部位设置有腰形孔,所述第二铰接销穿过所述腰形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操纵臂复位元件为一对扭簧,一对扭簧分别卷绕在所述下解锁操纵臂左右两侧的第一铰接销上,每一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下部的壳壁连接,每一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解锁操纵臂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下部的至少一侧壳壁内表面上设置有弹簧限位槽,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卡入到所述弹簧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解锁操纵臂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弹簧定位槽,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卡入到所述弹簧定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睡两用车载后座椅
- 下一篇:一种磁浮列车非接触供电耦合装置及磁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