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5087.6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明;刘成;吴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86;B01D53/78;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fenton 作用 烟气 同步 脱硫 工艺 | ||
1.一种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包括烟气增压后送入浓缩塔与塔内浓缩液接触反应,出浓缩塔的烟气送入吸收塔与从塔上部喷淋层喷出的循环吸收液逆向接触反应后由吸收塔顶部排出;浓缩塔塔底引出部分反应后的浓缩液经除铁系统除铁后送入硫酸铵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由吸收塔中部的烟气入口进入吸收塔,依次经过塔上部设置的至少一层光化学反应层、填料层和喷淋层与循环吸收液逆向接触反应后由烟气出口排出;所述由吸收塔上部喷淋层喷出的循环吸收液依次经过填料层、光化学反应层与烟气逆向接触反应后进入吸收塔下部的光化学反应层进行光化学反应再生,吸收塔底部的循环吸收液补入氨水、络合剂Fe(Ⅱ)EDTA、草酸和硫酸亚铁后作为循环吸收液回送到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喷入塔内;所述光化学反应层由多层网状结构的灯带组成,所述灯带经接线柱与电源连接;控制吸收塔上段的光化学反应层中相邻两层网状结构的灯带交替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控制喷入吸收塔内的循环吸收液中Fe(Ⅱ)EDTA+Fe(Ⅲ)EDTA总浓度为0.015~0.05mol/L,草酸根离子浓度为0.09~0.3mol/L,循环吸收液的pH值为5.0~5.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底部引出的进入浓缩塔的吸收液与浓缩塔底部浓缩液循环泵引出的浓缩液混合后送入浓缩塔上部循环喷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塔底部引出的进入除铁系统的浓缩液先送入浓缩沉淀池沉淀,浓缩沉淀池底部的悬浊液返回吸收塔内,上段的澄清液送入除铁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的灯带的空隙率为0.6-0.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系统为电解除铁反应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类Fenton作用的烟气氨法同步脱硫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下段的光化学反应层的上端面与塔底液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0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状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脱硝反应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