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8466.4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2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冲压 蚀刻 金属 注塑 一体 成型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冲压件为底座,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所述注塑件为端子,所述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簧片通过簧片挡板卡接在底座内,所述端子通过定位柱安装在底座的上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取代了传统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分体式的结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保护了脆弱的下簧片,节省了前期组装的工艺、节省人工,且稳定性能好,进一步实现了音圈马达的超薄性能,而且易组装、不易脱落,整体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透镜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应用于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高像素微型数字相机的一种马达。微型数字照相机并不限于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电脑、汽车、安防、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MP3播放器等等,其透镜的运动通常由马达充任的驱动装置担当,业界习惯称之为透镜驱动装置,马达普遍采用音圈马达(英文名称为: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音圈马达驱动透镜运动的原理来源于喇叭。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型数字照相机的结构愈发小巧,对音圈马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智能手机上面采用的摄像头对音圈马达尺寸的要求较高,而且智能手机使用频繁,随着手机超薄化以日渐局势,故对音圈马达的超薄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装置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均为分体式结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进行组织,由于下簧片十分脆弱,组装时容易损坏下簧片,浪费成本,使用时容易脱落,稳定性能差,从而影响透镜驱动装置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取代了传统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分体式的结构,节省了前期组装的工艺、节省人工,且稳定性能好,进一步实现了音圈马达的超薄性能,而且不易脱落,整体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冲压件为底座(1),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2),所述注塑件为端子(3),所述底座(1)、下簧片(2)和端子(3)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1)呈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1)、定位块(12)、簧片挡板(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5)、定位柱(16)、定位孔(17)以及定位槽(18),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数个所述定位块(12)均匀布置在防尘密封圈(11)的外圆上,所述簧片挡板(13)设置在底座(1)的四周边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1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6)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5)的内侧边,数个所述的定位孔(17)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槽(18)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边沿的中间位置并位于簧片挡板(13)的内侧边,所述下簧片(2)通过簧片挡板(13)卡接在底座(1)内,所述端子(3)通过定位柱(16)安装在底座(1)的上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端子连接孔(19),所述端子(3)通过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簧片(2)包括外部固定方框(21)和内部弹性圆环(22),所述内部弹性圆环(22)同心设置在外部固定方框(21)之中。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固定方框(21)上还设置有数个限位孔(23);所述内部弹性圆环(22)上还设置有数个注胶孔(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 下一篇: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