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钻遇溶洞体积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6912.1 | 申请日: | 2016-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良;刘中春;吕心瑞;张冬丽;郑松青;张慧;程倩;张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钻遇 溶洞 体积 确定 方法 | ||
一种井钻遇溶洞体积的确定方法,包括:井筒存储系数确定步骤,根据获取到待分析井的动态试井数据确定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流体总体积确定步骤,根据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确定待分析井的井筒和钻遇溶洞内的流体总体积;溶洞体积确定步骤,获取待分析井井筒内的流体体积,结合待分析井的井筒和钻遇溶洞内的流体总体积,确定待分析井钻遇溶洞内的流体体积,从而得到待分析井钻遇溶洞的体积。该方法能克服静态法确定溶洞体积或纵向大小的不足,并且利用动态试井分析法,能够准确地确定井钻遇溶洞体积的大小,这样也就对以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储集体的开发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井钻遇溶洞体积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存在大型溶洞,当井钻遇溶洞时会表现出放空漏失现象,而溶洞体积大小的确定对于后期有效开发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用于确定井钻遇溶洞体积大小的方法主要是静态法,具体包括地震资料解释法和测井数据分析法两大类。
然而对于现有方法来说,由于目前地震精度在15m左右,而溶洞的大小分布范围可以从几米到几十米,因此当溶洞大小小于15m时,用利用地震资料将无法确定溶洞体积大小。进一步地说,即使溶洞大小大于15m,通过地震解释资料确定出的溶洞大小也将不够精确。
此外,常规测井或成像测井只能判断溶洞垂向上的大小,不能确定溶洞的平面展布,也就很难确定溶洞体积的大小。
因此,仅靠地球物理和测井手段,很难准确确定溶洞体积的大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钻遇溶洞体积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井筒存储系数确定步骤,根据获取到待分析井的动态试井数据确定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
流体总体积确定步骤,根据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和钻遇溶洞内的流体总体积;
溶洞体积确定步骤,获取所述待分析井井筒内的流体体积,结合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和钻遇溶洞内的流体总体积,确定所述待分析井钻遇溶洞内的流体体积,从而得到所述待分析井钻遇溶洞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溶洞体积确定步骤中,根据所述待分析井的井深结构确定所述待分析井井筒内的流体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确定所述待分析井井筒内的流体体积:
其中,Vw表示待分析井井筒内的流体体积,n表示待分析井井筒所包含的段数,hi和ri分别表示待分析井的第i段井筒的长度和内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井筒存储系数确定步骤包括:
根据获取到待分析井的动态试井数据确定压差与时间的双对数曲线;
根据所述双对数曲线获取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如下表达式计算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存储系数:
其中,C表示井筒存储系数,ΔP表示压差,t表示时间,q表示产量,B表示体积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体总体积确定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内流体的平均含有率和对应的压缩系数;
根据所述井筒内流体的平均含有率和对应的压缩系数,结合所述井筒存储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井的井筒和钻遇溶洞内的流体总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6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