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216.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5/34;E01B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空中 悬挂 预埋桩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中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空中电车即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这种列车最早出现在德国,已投入商业运行。同地铁及轻轨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2011年,该型列车的制造技术引入中国,截止2012年,国产化率已达到90%。上海、温州等城市预计将于2014年投入运营国内首批悬挂式空中列车。
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空轨线路1984年在德国多特蒙德开通,一期总长1.05千米,连接多特蒙德大学的南北两个校区,当时耗资2400万马克。到2003年,当地共有两条线路投入运行,总长度为3.162千米。在计算机控制下,列车进出站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3厘米之内。
空中列车采用2节或4节车厢编组,聚焦中等运量的交通需求。连同乘客在内,空列每节车厢限载13吨,最多运输乘客75人次。如果按4节编组计算,单程载客人数为300人。列车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按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计算,采用90秒正常发车间隔,运载量达每小时12000人次。“车厢里有座位,也有空间站立,我们设置单线最大运载量可达到15000人次,根据上海的客流情况,采取4节编组最为合适,车厢可循环双线往返,运行效率很高。”陈长桂说。据上海空列轨道技术有限公司项目专家介绍,空中列车的特点是低能耗、中等运量,对上海而言,比较适合郊区新城及专用运输联络线,考虑到空列的观光功能,开设滨江线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往返机场航站楼、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之间或是交通枢纽与大型主题公园之间的空中列车,也有大量先例可循。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空列将从运输和观光两个方面弥补中等运量交通的空白。谈及空中列车的能效和造价时,陈长桂告诉记者,一般每节地铁车厢每公里耗电5到6千瓦时,空中列车每公里仅耗电2.4千瓦时,相当于只有前者的一半。从造价看,包含列车、轨道、站台及信号控制系统在内,空中列车每公里工程总价在1.2亿元-1.5亿元,与地面有轨电车大致相当,约为地铁造价的1/5,轻轨、低速磁浮的1/2到1/3。
但是,目前的空中列车基桩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都是刚性件,其柔韧性差,对于跨度大于50米的位置,目前的基桩结构是不能完成搭接任务的,为了实现大跨度,目前的方案是通过增加基桩的几何尺寸,以便获得更大的承受力,造成了很多的冗余建设,基桩的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解决目前的基桩承受力有限、韧性差、对于大跨度位置难以适应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型空中悬挂梁的预埋桩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挖孔桩,在挖孔桩上浇筑基础承台形成一体结构,在基础承台上设置有主撑杆,主撑杆上对称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悬臂,在悬臂的末端安装有轨道梁,所述的悬臂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两个悬臂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拉结臂。本发明采用基础承台作为整个基桩的基础,基础承台于挖孔桩浇筑形成整体,挖孔桩的穿插形成较为稳固的结构,在浇筑基础承台时预埋紧固件,将主撑杆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础承台上,主撑杆为钢结构,其两侧分贝设置悬臂,对称设置的悬臂使得基桩受力较为均匀,本发明创新的采用了弧形结构的悬臂,悬臂的中部向上突出、两端向下形成弯曲结构,克服了韧性差的问题,利用弯曲结构的弹性,增加了悬臂的韧性,同时两个悬臂之间通过一个弯曲结构的拉结臂连接,使得两个悬臂的拉绳承载力大大提高,段时间的承载力可以由弹力来提供,在保持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承载力,对于大跨度即50至80米跨度的轨道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所述拉结臂的两端向下弯曲、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弯曲结构。同理,通过采用弯曲结构的拉结臂,可以进一步增加悬臂的承载能力。
在所述主撑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轨道梁方向分布的斜撑杆。通过增加斜撑杆,可以支持跨度较大的承载,进一步的提高了承载力。
所述的斜撑杆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基础承台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动机构固定在主撑杆上。本发明的主撑杆和斜撑杆都是钢结构的,在突然增加负荷如列差经过的时候,其韧性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在温差较大的区域和实践,钢结构的热胀冷缩也会导致部分变形,为了保持较好的承载能力,又要避免钢结构内部的应力,本实用性通过采用滑动机构作为斜撑杆与主撑杆之间的连接部件,可以克服相对位移和内部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雅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扩层压式掏挖扩底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张拉连接一体式预制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