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制造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5007.8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华;刘文;王月江;肖贵华;孟凡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30 | 分类号: | D21H27/30;D21H13/10;D21H21/36;D21H21/22;B32B29/02;B32B29/06;B32B33/00;B32B37/02;B32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厚型调湿 保鲜 复合 模块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制造方法及应用,该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的芯层为0.5‑2.0mm超厚型调湿保鲜纸基材料,在该纸基材料的正反两面采用超声波点状热粘合上抗菌防霉无纺布制成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其中,所述超厚型调湿保鲜纸基材料采用中低打浆度的漂白化学木浆、高吸水性纤维与低熔点化学纤维配抄,浆内添加PAE、抗菌防霉剂、吸湿蓬松剂制成原纸,原纸浸渍亲水保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抗菌防霉剂的混合溶液,采用湿法抄纸设备抄造而成,将该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裁切成合适的尺寸,装配在果蔬保鲜盒上,能维持盒内较高的湿度而结露量很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及特种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箱冷藏室或果蔬盒内果蔬调湿保鲜功能模块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含水量很高的鲜活食品,采摘以后仍然能继续进行呼吸和蒸腾等生命活动。果蔬在储存过程中,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与果蔬的呼吸作用强度成正比,失水就相当于失鲜和失重,所以减少水分散失和抑制呼吸作用是果蔬贮藏的重要环节。
为延长冰箱内果蔬食品的保鲜期,关于减少水分散失的现有技术包括在果蔬盒上设置功能薄膜,如“感温透湿膜”、“硅滤膜”、“感湿透湿膜”,以及申请号为“201510094346.7”的“调湿保鲜膜”。一般“感温透湿膜”以尼龙或聚酯作为基材,其透湿能力可以对温度做出响应,但对湿度变化没有反应,因此,当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感温透湿膜自身会产生结露,尤其当其设置在冰箱的果蔬盒上时,被置于低温环境下,也很容易产生结露。Siemens硅滤膜虽然具有保湿性能,但是其透湿性无法随温度和湿度而改变,果蔬盒中湿度高达100%,结露严重。“感湿透湿膜”是在纸基基材上施涂黏胶溶液,通过硫酸酸析再生及后续一系列净化处理过程制得感湿透湿膜,虽然这种方法制成的感湿透湿膜具有随着湿度的增大透湿能力增加的特性,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感湿透湿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此工艺首先需要制备黏胶液,即将溶解浆(天然纤维素)碱化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素黄原酸酯,将其溶解于稀碱液内得到的粘稠溶液。黏胶液涂敷在纸基上后还需要经过酸析再生、水洗、脱硫、水洗等复杂工艺过程。二是生产过程对水质和设备要求高,全程均需使用去离子水,且用水量非常大,设备需要具有耐酸、碱、二硫化碳等的腐蚀。三是环保设施投资大,污染风险高。再生纤维素的再生过程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残氯等高污染风险。由于制备黏胶液过程中使用二硫化碳,一部分二硫化碳会以游离状态存在,黄原酸酯再生过程中的副反应会生成硫化氢,这些有毒物质对生产现场环境和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严峻的考验;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析后的洗涤废液、碱脱硫后的洗涤废液及漂白后的洗涤废液,存在对一系列洗涤废液的处理问题;在漂白工序中使用的漂液一般为次氯酸钠,若后续水洗不彻底,存在氯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这是食品用纸的一大禁忌。申请号为“201510094346.7”的“调湿保鲜膜”虽然能维持果蔬盒内的相对湿度达90%以上,但是由于其定量只有约50g/m2,能吸水保水的物质较少,涂覆高分子聚合物后比较致密,果蔬盒中3天的结露量仍然达2.0g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厚型调湿保鲜复合模块、制造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采用超厚型调湿保鲜纸基材料与抗菌防霉无纺布通过超声波点状热粘合而复合制成调湿保鲜功能模块,其中超厚型调湿保鲜纸基材料中疏松多孔的吸湿保湿性能好的纤维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能吸收多余的水汽、涵养水分并自动调节湿度,达到高保湿保鲜、结露少的目的;超厚型调湿保鲜纸基材料与抗菌防霉无纺布复合制成的调湿保鲜功能模块具有易清洗、能延迟使用寿命、抗菌防霉、外观美观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5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