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格写字技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8897.3 | 申请日: | 2016-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廉;黄志飞;黄鹏;黄志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德廉 |
主分类号: | G09B11/00 | 分类号: | G09B11/00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写字 技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书写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用格写字技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人们常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这样造成了人们书写汉字的 不规范,所写字迹较差。因此,普及汉字书写应从娃娃抓起。
目前,传统习字格包括口字格、田字格和米字格,参见图1所示,口字格由一个方框 组成,俗称方格,口字格的方框将汉字的大小书写规范,写大字用大格,写小字用小格,但用 口字格写字很难掌握字的中心,学生习惯靠下或者偏右书写,口字格学生不易把字写端正。 田字格在口字格中增加了两条“十字线”,对汉字的横平竖直提供了书写参照,但田字格无 法提供撇捺的书写参照。米字格在田字格的中间增加了两条“对角线”,为汉字横竖撇捺的 书写提供了参照,但米字格不能提供折和钩的书写参照。
申请人的外观设计专利“写字纸(通用格)”(公告号:CN301967855S)是一种现代 写字格,参见图2,其在传统米字格的中间设计了一个“中宫”(九宫格中心一宫叫中宫)和四 个“外延点”(中宫线与格边线中间点叫外延点),因其包含了传统口字格、田字格、米字格和 九宫格等习字格的优势,故称通用格。通用格最大的优点就是完善了汉字书写“中宫紧敛, 外宫伸展”理论,创立了汉字书写“外延点”学说(外延点是指汉字向外伸展的长笔画、主笔 画的起笔、收笔位置,按照方位分为上、下、左、右4个外延点),因此,能为人们提供通用格书 写汉字的方法是人们所祈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很好地在通用格上写出漂亮的汉字,从而提 高人们的书写技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格写字技法,包括以 下方法:
对于汉字上横、汉字下横、汉字上下横的书写方法,上、下横靠中宫书写,汉字中宫紧 敛;
对于汉字左旁竖、汉字右旁竖、汉字左右竖的书写方法,左、右竖靠中宫书写,汉字中宫 紧敛;
对于汉字横竖组合面、汉字撇捺组合面、汉字字框组合面的书写方法,位于汉字中宫 内,有组合面的,组合面宜写小,汉字中宫紧敛;
对于汉字主笔横的起收笔、汉字主笔撇捺的收笔、汉字主笔竖弯钩的收笔、汉字主笔斜 钩的收笔、汉字主笔撇画的收笔的书写方法,横向左右伸展的主笔画靠外延点书写,汉字外 宫伸展;
对于汉字主笔竖的起收笔、汉字主笔竖钩的起收笔、汉字主笔斜钩的起收笔的书写方 法,竖向上下伸展的主笔画靠外延点书写,汉字外宫伸展。
所述汉字中宫紧敛,通用格使用箭头符号表示法,位于汉字外宫、汉字与格边线相邻且平行的笔画,靠近中宫书写,靠近中宫的笔画,通用格用箭头符号表示,汉字中宫紧敛。
所述汉字外宫伸展,通用格使用圆圈符号表示法,位于汉字外宫、与格边线相邻且不平行的长笔画、主笔画,靠外延点书写,靠近外延点书写的笔画,通用格用圆圈符号表示,汉字外宫伸展。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通用格写字技法,通用格使用符号图示法(圆 圈符号、箭头符号、没有符号),将小学语文3500个常用汉字形态规范,为中小学生写好规范 汉字,提供了简单、快捷、高效、实用的科学方法。同时,利用通用格,让教师都会教写字,让 学生都能写好字,做到了意在笔先,实现了写字梦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传统口字格、田字格、米字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通用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通用格的中宫、外宫、空间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汉字上下横靠中宫书写中宫紧敛所写汉字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汉字左右竖靠中宫书写中宫紧敛所写汉字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位于中宫内、有组合面的汉字,组合面宜写小中宫紧敛所写汉字的示意 图;
图7表示本发明横向左右伸展的主笔画汉字靠外延点书写,汉字外宫伸展所写汉字的 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竖向上下伸展的汉字主笔画靠外延点书写,汉字外宫伸展所写汉字的 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在通用格中,汉字斜钩或长捺既伸到右延点,又伸到下延点时,两个圆 圈表示时可省略,用一个稍大圆圈符号表示,所写汉字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通用格汉字规范图示案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德廉,未经黄德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