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及组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8110.3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李洪杰;白羽;赵传莹;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瓦 钢管 错位 对接 机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有内置竖向加劲板的钢管柱现场吊装对接组焊施工的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及组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商业工程、公建设施如泉涌般展现在在人们的生活周边,其在追求大体量、大空间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从结构设计和建筑形式上强化建筑的识别度,争相角逐城市的中心地标形象,随之发展的劲性结构更是成了此类建筑设计的新宠。
为了提高此类竖向空间承重构件的承载能力,并控制由此产生的构件自身截面大、自重重的技术缺陷,大截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就此形成。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考虑主框架柱的水平地震力影响较大,为进一步强化框柱构件的截面抗震刚度,会将钢管柱内加设内置H型、十字型或王字型加劲板,从而形成多个管内刚性仓格刚度域。
但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刚度强化后的钢框柱构件不可能一次完成预埋和整体吊装,尤其是多层连续设置的钢管柱施工,所以钢管柱的分段对接组装便成了现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由于刚度强化后的钢管内置有加劲板,若对接口同常规钢管柱或桁架柱一样采取统一平切,上段钢管落位后只能对钢管周圈施焊,其内的加劲板因被隐藏而无法焊接展开,故而无法保证原有的连续柱段刚度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行内置加劲板钢管柱分段焊接组装无法保证原连续柱段刚度设计的工程技术短板,提高此类闭口截面钢框柱的应用优势,对内置加劲板钢管柱的分段方式和焊接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提供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及组焊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包括上段钢柱与下段钢柱,上段钢柱与下段钢柱内均设置有加劲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段钢柱与下段钢柱之间设置有凸型错位段加劲板,凸型错位段加劲板的侧边缘与上段钢柱或下段钢柱的端口边缘相平齐,凸型错位段加劲板的各侧边缘之间连接有壁板分块单片,壁板分块单片的上下边缘分别连接上段钢柱的下端口边缘与下段钢柱的上端口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为上段钢柱的加劲板的下端延展段或为下段钢柱的加劲板的上端延展段,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与加劲板为一体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凸型错位段加劲板的侧边缘焊接口为双边坡口。
进一步地,所述凸型错位段加劲板的高度为柱体直径的0.75-1.25倍。
一种根据所述的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实施的组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段钢柱、下段钢柱连同加劲板、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一体加工;
第二步:根据内置的加劲板与钢柱壁的交合线,将错位段的钢管壁板分块加工成壁板分块单片;
第三步:将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与对应的加劲板进行对位落吊,由此完成上段钢柱与下段钢柱的对应连接;
第四步:对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与加劲板的连接部位施焊,检测是否合格;
第五步:将壁板分块单片连接于凸型错位段加劲板的各侧边缘之间;
第六步:对凸型错位段加劲板与壁板分块单片的连接部位施焊,检测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步中施焊方式为由内向外对称同步施焊。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步中施焊方式为后盖瓦式对称同步贴合满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现场操作时柱段对接部位的连续可焊,不论是其内的加劲板,还是外表的钢管,且施焊工作面外敞,可焊性强;
(2)本方法吊装对接与常规钢管柱吊装对接的方法完全一致,且分体预切的后盖瓦单片体积重量小均较小,可单人灵活操作,对接工艺简便高效;
(3)能够将设计上内置的诸多加劲板逐一可靠焊接,保证了原始设计的连续刚度,确保了钢管框柱的设计工作性能;
(4)本对接组焊方法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内置复杂刚度仓格加劲板的钢管框架承重柱设计,突破了内置加劲板仓格钢管柱应用的安装技术局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后盖瓦式钢管柱错位对接组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上段钢柱,2.下段钢柱,3. 加劲板,4. 凸型错位段加劲板,5. 壁板分块单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