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尘过滤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2982.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长青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96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滤筒,尤其是一种粉尘过滤筒。
背景技术
现在烘干设备,物料粉碎设备,锅炉等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中有很多粉尘杂质,气体中的粉尘杂质如果不经过滤处理排放到大气中污染大,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如果想达到余热利用,湿气中的粉尘杂质易粘附在换热器、冷凝器的换热片上面,时间长了就造成换热片的换热效率,影响湿气的冷凝效果。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配套干燥设备的余热利用过程中使用的粉尘过滤滚筒,来过滤湿气中的粉尘杂质,提高余热利用的使用效率。
本人申请的专利螺旋式过滤筒(专利申请号:2016201582837),其由滤网筒,电机,支架,传动轴,刮刷,螺旋叶片和轴承装置组成。滤网筒的下端有进风口;上端固定安装有轴承装置。电机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滤网筒上。电机的传动轴通过滤网筒上的轴承装置延伸进入滤网筒内;的滤网筒的进风口一端安装有支架,支架中间有轴承装置。螺旋叶片的一边与传动轴固定为一体,螺旋叶片的一边上固定有刮刷。螺旋式过滤筒过滤粉尘杂质后的气体还有一定温度,没有办法余热利用,造成热能浪费,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螺旋式过滤筒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种粉尘过滤筒。在螺旋式过滤筒的外面罩一个筒外壳,过滤粉尘杂质后的气体集中排出去,优化了气体中的除尘效果,还可以达到余热利用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粉尘过滤筒由滤网筒,筒外壳,密封装置,电机,支架,传动轴,刮刷,螺旋叶片和轴承装置组成。
所述的筒外壳是金属板制作的带有弯头的圆筒。
1、筒外壳的直径是160—1810mm。
2、筒外壳的高度是600—5100mm。
3、金属板的厚度是0.2—3mm。
4、筒外壳的外面覆盖有保温层,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有效提高余热利用的热能。
所述的滤网筒是金属网板制作的圆筒。
1、滤网筒的直径是150—1800mm。
2、滤网筒的高度是500—5000mm。
所述的滤网筒的下端是进风口。
所述的金属网板是带有气孔的金属板。
1、金属网板的厚度是0.01—2mm。
2、金属网板的气孔目数是30—800目,目数可以根据环境排放要求设计。
所述的滤网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轴承装置。
所述的轴承装置由挡圈、轴承,密封圈,挡板组成。
所述的滤网筒在筒外壳的内部。
1、滤网筒的进风口上有法兰。
2、筒外壳筒体的下面压在滤网筒的进风口的法兰上。
3、筒外壳筒体的下面和滤网筒法兰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筒外壳的筒体和滤网筒的筒体由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的支架是钢筋,或者是角铁,或者是钢条;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使用。
所述的支架固定安装在筒外壳的弯头处。
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筒外壳上。
所述的电机的传动轴通过筒外壳上的密封装置延伸进入筒外壳内。
所述的筒外壳与传动轴的接触位置由密封装置密封,到达不漏气的效果。
所述的密封装置是磁流体密封装置,或者是动密封装置。
所述的延伸进入筒外壳的传动轴通过滤网筒上的轴承装置延伸进入滤网筒内。
所述的滤网筒上端的轴承装置固定支撑着电机的传动轴。
所述的滤网筒的进风口一端安装有支架。
1、延伸进入滤网筒的传动轴的长度≦500mm时,滤网筒的进风口一端不安装支架。
2、延伸进入滤网筒的传动轴的长度>500mm时,滤网筒的进风口一端安装支架。
3、根据传动轴的转速产生的颤动频率来确定是否增加支架。传动轴的转速产生的颤动频率大时可以增加支架来固定减震,颤动频率小就不需要安装支架。
所述的滤网筒的进风口一端的支架中间有轴承装置。
所述的传动轴上有螺旋叶片。
所述的螺旋叶片是金属板制作的。
1、螺旋叶片的厚度是0.5—2mm。
2、螺旋叶片的宽是50—300mm。
3、螺旋叶片的长度是100—8000mm。
所述的螺旋叶片的一边与传动轴固定为一体。
1、螺旋叶片的一边直接与传动轴固定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长青,未经程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