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径可控批量制备高长径比纳米银线分散液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03711.0 申请日: 2016-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66574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谢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皓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2F9/24 分类号: B22F9/24;B82Y40/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26141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控 批量 制备 长径 纳米 分散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径可控批量制备高长径 比纳米银线分散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因为其诸多的独特性质成为了迅速发展的新兴材料之一。金 属纳米材料的研究作为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其优异的导热导电 性能而备受关注,其中贵金属(金、银、铂)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物理化学 性质,使其表现出特殊的光学性质、热力学性质、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近 年来重点研究对象。贵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金属非银莫属,而且银具有 众多优良性质(如导热导电性、催化性、抗菌性、生物相容性等),所以被 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而银纳米材料由于纳米尺寸 的特殊性,现今可应用于制作光学器件、电池电极材料、催化剂材料、涂 料、生物医药复合材料等。除此之外,银纳米材料具有的独特光学性能是 金属银本身不具备的,这点也使得银纳米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

银纳米材料的各种形貌中,其中呈线状的银纳米线,特别是高长径比、 尺均匀寸的纳米银线,在催化、电子、光学器件和传感器上有巨大的应用 前景。而且银纳米线具有高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制作导电材料的良好选择, 与ITO(氧化铟锡)导电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而且性质更柔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纳米银线导电柔性材料,期盼可以用以替 代现在普遍使用的ITO导电材料。

目前,制备纳米银线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湿化学法、模板法、溶剂热 法、晶种法等,具体参考文献如:ElectrochemistryCommunications,2007, 9(4):629-632;MaterialsLetters,2007,61(3):900-903;JournalofMaterials Chemistry,2008,18(4):437-441;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 2008,130(46):15581-15588;ACSNano,2013,7(5):3844-3853等。以上方 法均可以制备纳米银线材料,但反应条件控制严格,制备过程相对复杂, 制得纳米线长径比较小,且产量较低。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0864)公开的“一种银纳米线的 合成方法”,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形貌选择性好、效率高的两步工艺的合成 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首先将浓度极稀硝酸银乙二醇溶液加入到乙二 醇中制备银晶种,然后将浓度较高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和相应浓度和体积 的聚合物乙二醇溶液加入到包含晶种的反应体系中,经晶体生长得到银纳 米线;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控制银纳米线的尺寸。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81639)公开的“一种快速高效的 银纳米线合成方法”,它的步骤为:1)在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加入2体 积份的乙二醇,搅拌,加热,冷凝回流;快速加入1体积份的摩尔浓度为 0.1~0.5m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同时缓慢滴加1~2体积份的摩尔浓度为 0.15~0.75m的PVP和4~32μm的MnCl2的乙二醇溶液,反应后,冷却至 室温,即得银纳米线的反应母液。2)将银纳米线反应母液移入离心管中, 加入丙酮,离心分离,移走上层清液,留下沉淀物,加入去离子水或乙醇,离 心分离,移走上层清液,留下沉淀物,重复此操作1~3次,沉淀物用乙醇提 取、分散,得到银纳米线。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81704)公开的“一种银纳米线的 高浓度快速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高浓度的硝酸银乙二醇 溶液与聚合物乙二醇溶液加入预热的乙二醇溶液中,同时加入氯化铜作为 控制剂,得到银纳米线的母液;将母液采用离心分离提纯的方法得到分散 于乙醇溶液中的纯净的银纳米线。

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410203569)公开的“利用不同分子量 的PVP及反应温度调控银纳米线长度的方法”,是在120-240℃下加热的 PVP(平均分子量为55000-1300000)的乙二醇溶液中,于1min中内先后 加入少量氯化铁和硝酸银溶液,保温0.5-8h,即可得到10-100微米长度 的银纳米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皓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皓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