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电力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3933.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冬青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电力设备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电力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电力设备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检测以便发现并检修存在潜在隐患的设备,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室内设备的实时检测对保证其可靠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采用轨道机器人可方便灵活地对室内设备进行实时检测,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现有室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下:
1、目前移动机器人主要采用轮式、履带或是复合驱动的方式。因室内空间及检测设备布局的限制,要实现全方位的检测功能,需要机器人能够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或多个平面内运动,且能够自主实现不同运动平面之间的转移。传统轮式驱动或履带式驱动方式实现垂直平面间的运动转移相对困难,且对室内设备的检测要求的巡检时间长,定位精度高,采用自带电池无法满足检测时间的要求。
2、目前用于巡检室内设备信息的移动机器人,对于室内具有高电磁兼容性的设备一方面应能尽量小地产生电磁骚扰,另一方面对外界的电磁骚扰应具有较低的易感性。在电子设备设计中,采用结构屏蔽的方法是常用的提高电磁兼容性的手段。结构电磁屏蔽要求结合面之间有良好的电连续性。金属结构件在加工时均存在变形,特别是对于板状结构更容易产生大的变形而无法矫正,这样就导致在两个结构件结合是会产生缝隙而影响屏蔽效果。
3、目前用于巡检室内设备信息的移动机器人,通风散热部分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屏蔽通风窗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必要通风开口处,可兼顾EMI屏蔽和良好通风的双重作用。现有的电磁屏蔽窗存在以下缺点:(a)现有的电磁屏蔽窗不具有防尘的功能,通风而造成箱体内的灰尘积累,灰尘会极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b)现有的电磁屏蔽窗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不好,电磁屏蔽窗与箱体之间存在间隙,影响电磁屏蔽的效果。
4、室内机器人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5、目前用于巡检室内设备信息的移动机器人,容易被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电力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箱主体、市政路灯控制平台、控制箱通信接口、ARM11处理芯片和高清摄像头,控制箱通信接口、ARM11处理芯片和高清摄像头都设置在控制箱主体上,市政路灯控制平台设置在远端,高清摄像头和ARM11处理芯片用于确定交通路口的行人数量,控制箱通信接口与ARM11处理芯片连接,用于将交通路口的行人数量发送给市政路灯控制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冬青,未经彭冬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