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油烟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3276.X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赖瑜;文旷瑜;连园园;寇晖;刘明;覃平想;李功瑞;萧志根;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抽油烟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抽油烟机 除了起到抽油烟机的作用还有制冷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制冷功能的抽油烟机吹出的冷 风虽然吹向使用者,但是存在油烟扩散,油烟抽排不干净,造成厨房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带制冷功能的抽油烟机 的存在油烟扩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油烟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容纳腔;第一 隔离结构,第一隔离结构将容纳腔分隔为排烟腔和送风腔,壳体还包括与排烟腔连通的进烟 口和出烟口,壳体还包括与送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换热部, 换热部设置在送风腔内;进烟口和第一出风口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第一出风口朝下并设置 在进烟口的周向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包括与送风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分口,第一出风分口设置在进烟口 的后侧。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还包括与送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分口,第二出风分口设置在进烟 口的至少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分口为第一长条状结构,第二出风分口为第二长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抽油烟机还包括导风结构,导风结构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包括靠近进烟口的内侧边和远离进烟口的外侧边,导风结构包括 设置在内侧边的第一导风结构。
进一步地,导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侧边的第二导风结构。
进一步地,出风口还包括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换热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换热部为蒸发器,抽油烟机还包括与蒸发器连接的压缩机及冷凝器,压缩机 及冷凝器设置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抽油烟机还包括第二隔离结构,第二隔离结构将送风腔分隔为第一送风腔和 第二送风腔,第一送风腔设置在第二送风腔和排烟腔之间。
进一步地,蒸发器包括设置在第一送风腔内的第一蒸发器以及设置在第二送风腔内的第 二蒸发器,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送风腔连通,进风口与第二送风腔连通。
进一步地,抽油烟机还包括: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送风腔内;第二风机,设置在排烟 腔。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和压缩机之间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抽油烟机还包括第三风机,第三风机设置在第二送风腔内,第一风机、第三 风机和压缩机之间均独立控制。
进一步地,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在排烟腔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抽油烟机将油烟从进烟口进入排烟腔再从出烟口排出。空气从 第一出风口排出,第一出风口朝下并设置在进烟口的周向外侧,这样空气能够对油烟起到聚 拢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地设置第一出风口的朝向及位置有效地将油烟聚拢,防 止了油烟的扩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排烟腔;111、进烟口;112、出烟口;12、送风腔;121、第一出风口; 122、进风口;123、第一送风腔;124、第二送风腔;125、第二出风口;20、第一隔离结构; 30、换热部;40、第一风机;50、导风结构;51、第一导风结构;52、第二导风结构;60、 压缩机;70、冷凝器;80、第二隔离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