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诱导劈裂注浆装置的浆‑岩界面特征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237.9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杰;魏久传;谢道雷;郭建斌;尹会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6 | 代理人: | 王吉勇,崔苗苗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诱导 劈裂 装置 界面 特征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土技术,尤其是一种利用诱导劈裂注浆装置的浆-岩界面特征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围岩变形大、涌水量大等问题,甚至会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注浆作为一种加固软弱围岩、治理水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地下工程灾害治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质的改善程度及加固体破坏特征等方面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采用现场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开展研究。目前科研人员多从注浆加固体钻取试件,测试注浆加固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其抗渗性能(例如:CN201420249972);研究表明,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质具有显著的结构效应。究其原因是由于浆脉在加固体中非均匀分布造成的,即浆脉-被注岩体界面力学特征控制了加固体的力学行为,因此亟需开展浆-岩界面力学特征的研究。浆-岩界面力学性质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尚不成熟,缺少相关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难以确定加固体浆-岩界面力学及形貌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诱导劈裂注浆装置的浆-岩界面特征试验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能够确定加固体浆-岩界面力学及形貌特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诱导劈裂注浆装置的浆-岩界面特征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被注岩体基本物理性质测试:根据地下工程弱胶结岩体条件,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岩体基本水力学性质;
(2)试验装置组装:通过紧固螺杆固定承载板及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承载板及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之间留有空间以安置加固体脱模装置;第二加固板与第二脱模板间放置第二橡胶密封垫,将第二橡胶密封圈以及加固试验筒依次安放在第二环形槽中;将弱胶结岩土体材料按设计填筑入加固试验筒,并在岩土体内预留垂向结构面;材料充填完毕并预制结构面后,通过高强螺栓固定第一脱模板及第二脱模板位置,并由紧固螺栓固定第一加固-脱模板装置与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
(3)开展控向诱导劈裂注浆试验:连接注浆装置,控制注浆压力机注浆速率,则浆液主要沿着预制结构面诱导方向发生控向劈裂扩散,形成平整的浆脉;
(4)注浆加固体脱模:浆液达到初凝后,拆卸移除第一加固板及第二加固板;将千斤顶固定在承载板上,调整千斤顶高度,使其上的托盘刚好位于第二脱模板的正下方;就绪后,启动千斤顶,使加固体缓慢脱离加固试验筒;
(5)浆-岩界面特征测试试件取样:将加固体小心分割、加工,选取浆脉平直位置,利用环刀在浆脉-岩土体界面处取样,并确保岩土体部分和浆脉凝胶体部分厚度相同,获得样品用于进行界面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在浆脉-岩土体界面处获得观测面平整的试样,获得试样进行界面形貌特征测试;
(6)样品养护:力学特征测试样品在室内自然通风条件下分别养护7d、14d、21d及28d,然后进行直剪试验,测定不同注浆条件、不同养护时间情况下浆-岩界面力学特征;形貌特征测试样品放在真空干燥箱内烘干24h,使样品达到充分干燥状态后,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7)室内实验及成果分析:将养护好的样品分别利用应变控制直剪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别进行测试,并整理、分析实验成果。
一种弱胶结岩体控向诱导劈裂注浆试验装置,包括若干平行竖直设置的紧固螺杆,紧固螺杆上由上至下依次平行安装有第一加固-脱模板装置、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和承载板,第一加固-脱模板装置和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之间形成的上部空间中设置有加固试验筒,且加固试验筒上、下端与第一加固-脱模板装置和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之间均采用密封结构,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和承载板之间形成的下部空间中设置有加固体脱模装置;
所述第一加固-脱模板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加固板和第一脱模板,第一加固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上部空间相通的注浆孔,注浆孔通过快速接头与注浆设备连接;第一脱模板为环形,其下表面沿内环边缘有一个与加固试验筒上端相匹配的第一环形槽;
所述第二加固-脱模板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脱模板和第二加固板,第二脱模板为环形,其上表面沿内环边缘有一个与加固试验筒下端相匹配的第二环形槽;
所述加固体脱模装置包括千斤顶和托盘,千斤顶底部安装于承载板上部中心位置,千斤顶的液压杆前端与托盘底部中心固定安装。
所述第一加固板、第一脱模板、第二脱模板、第二加固板和承载板均为圆盘形。
所述第一加固板与第一脱模板之间安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能够使两者之间紧密接触,避免所述的上部空间与整体装置的外部空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