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圆烟囱和炉膛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335.0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旻;董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泓雁嵘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23J11/00;F23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囱 炉膛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炉圆烟囱和炉膛,所述炉圆烟囱还包括:发电结构单元,所述发电结构单元具体包括:集热板,以凹入型的平面结构设置为所述圆烟囱主体的一部分;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其热端贴附于所述集热板的平面结构上,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具有电源输出端口;散热器,贴附于所述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夹具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散热器下的温差发电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圆烟囱主体上。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在采用相同材料的技术上,采用最大面积进行烟气排放,并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烟囱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圆烟囱和炉膛。
背景技术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
烟囱是最古老、最重要的防污染装置之一。烟囱的发明极早。当原始人发现火时,同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道理:哪里有火,哪里必有烟。最早的烟囱即是室内的通气孔。当把“火”带进室内做饭和取暖时烟也随之而入。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设法在屋顶和墙壁上开些通气孔,以此来驱除屋内的烟雾。这种方法作为一种规范的人类实践活动已保留了几十万年。人类曾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改进烟囱。
目前,对烟囱、或炉膛进行改进主要是利用方烟囱、或方炉膛的整体烟囱设计,采用方烟囱、或方炉膛的设计方案,以方便进行温差发电模块的安装,从而通过温差发电把热能转换为电能,但是方烟囱、或方炉膛由于存在棱角,容易形成旋流,不利于烟气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炉圆烟囱和炉膛,以提高烟气排放效率,并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圆烟囱,包括圆烟囱主体,所述炉圆烟囱还包括:发电结构单元,所述发电结构单元具体包括:
集热板,以凹入型的平面结构设置为所述圆烟囱主体的一部分;
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其热端贴附于所述集热板的平面结构上,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具有电源输出端口;
散热器,贴附于所述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
夹具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散热器下的温差发电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圆烟囱主体上。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膛,包括圆炉膛主体,所述炉膛还包括:发电结构单元,所述发电结构单元具体包括:
集热板,以凹入型的平面结构设置为所述圆炉膛主体的一部分;
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其热端贴附于所述集热板的平面结构上,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具有电源输出端口;
散热器,贴附于所述至少一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
夹具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散热器下的温差发电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圆炉膛主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在采用相同材料的技术上,采用最大面积进行烟气排放,并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炉圆烟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炉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泓雁嵘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泓雁嵘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可控硅驱动的电机刹车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等离子体产生的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