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插式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454.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吕雪寒;叶延亮;曹俊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E06B5/11;E06B1/52;E06B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插式 防盗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安全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插式防盗门。
背景技术
防盗门主要由门框、门扇、锁闭机构组成,其中,锁闭机构包括锁具、传动件、锁舌或锁栓。锁具中包含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按执行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锁芯驱动方式、执手驱动方式以及电力驱动等方式。门框上设有若干个门框插孔,锁具驱动装置通过传动件驱动锁舌、锁栓插入门框插孔中或从其中抽出,用以完成防盗门的关闭或开启。
锁芯驱动方式的缺点是钥匙负担过重,即钥匙在旋转过程中所受阻力过大,锁点越多,阻力越大。受锁芯结构的限制,钥匙的机械强度有限,常发生钥匙扭转变形、开裂甚至折断现象。所以,钥匙带动锁芯驱动时,锁舌、锁栓的移动行程都不大,例如主锁舌伸出长度多为20~30毫米,副锁(或其它锁点)锁舌伸出长度多为16~20毫米,锁舌直径16~18毫米且多为空心结构,目的均为减轻钥匙所受阻力,其代价是缩小了锁舌的最大行程,影响了防盗门的防撬开性能。执手驱动方式的优点是驱动力足够大,锁舌的最大行程能够增大1倍以上,同时能明显地延长钥匙使用寿命长,为使用者带来方便,但执手本身易被作为撬门别锁的攻击目标。
当防盗门被撬时,插入门框的锁舌相当于悬臂梁,门框对锁舌的反作用力使锁舌受到两种作用力:一是剪切力,二是弯矩。针对剪切力,只要锁舌的强度包括实心锁舌的直径或空心锁舌的壁厚、材料性能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即能保证锁舌不会严重变形或被剪断;针对弯矩作用,一般的主锁锁具的锁舌与锁体是连体的,均安装在门扇侧边上,露出的锁体侧面与撬门工具有直接接触的情况,故容易遭到局部损坏。另外,主锁锁具与门扇的固定方式多数采用4个螺钉将锁体固定在门扇侧边上,再将锁芯从门扇内、外面板的预留孔中插入锁体,再以1个长螺栓从横向将二者固定,锁具的外侧面板、内侧面板分别扣在门扇两侧,再以长螺钉从门扇里侧固定,此时锁具的外侧面板上露出锁芯的端部。由于锁具的外侧面板凸出于门扇外面板之外,容易遭到破坏,破坏后锁芯及锁体只与门扇侧边固定,变成悬臂式固定方式,抵抗破坏性能变得更弱。门扇外面板安装锁具处开有多个预留孔,孔径也大,严重影响防盗门及锁具的防破坏性能。副锁(或其它锁点)与门扇侧边一般采用2个螺钉固定在门扇侧边上,也属悬臂式结构,抗破坏、防撬等性能也不可靠。
门扇多采用冷轧薄钢板挤压、折弯、焊接而成。当门扇的钢板薄、材质差、门扇骨架及加强筋防护设计不到位、布局不合理时,门扇就容易变形,强行将锁舌从门框插孔中抽出就会将门扇撬开,尤其锁舌越短,越容易被撬开。所以,为使锁舌与门框插孔连接牢固,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改进方式:有的将锁舌伸出后旋转90度角,锁舌端头的长度方向的凸出部位卡在门框插孔的宽度方向上,阻止锁舌被抽出;有的将锁舌伸出后,锁舌端头的长度方向有两个可旋转零件向外张开并锁止,则锁舌整体卡在门框插孔的长度方向上;还有的设有半环形锁舌,旋转180度角后钩在门框对应的上、下两个门框插孔上等等。上述锁闭机构均使运行阻力增大,某些局部零部件机械强度降低,同时总体结构复杂,成本提高,稳定性、可靠性也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防盗门防破坏性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插式防盗门,以全新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特殊结构,克服了现有防盗门的诸多弊端,其抗破坏、防撬开性能显著增强,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