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成密码同步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9132.0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1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R·帕特瓦尔丹;F·乌卢皮纳尔;P·A·阿加什;R·普拉卡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12 | 分类号: | H04L9/12;H04L29/06;H04W12/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成 密码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是2010年02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80103628.7、发明名称为“用于生 成密码同步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7年8月20日递交的、名称为“CryptosyncDesign”的临时申 请No.60/956,86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 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网络中利用密码同 步(cryptosync)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得到广泛部署,从而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 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 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 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以及正交频 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来说,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通过 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上的传输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 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此通 信链路可经由如下系统建立: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以及多输入多输出 (MIMO)系统。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传输数据。由NT个发 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为NS个独立信道,这些信道也可称为空间 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使用由多个 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额外维度,MIMO系统则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例如:更大的吞吐 量和/或更高的可靠度)。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前向和反向链 路传输在同一频率区域内,因此,互易性原理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 这使得当接入点有多个可用天线时,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对于一些无线应用,安全性并不是必要的,数据不必加密就可以在接入终端和接 入网络之间传输。但是,对于其它一些应用,对于要通过空中传输的“敏感”数据,安全性是 必要的。这类敏感数据的例子包括:个人信息、信用卡信息、账户信息等等。对于敏感数据, 加密可用于为空中传输提供安全性。
很多加密算法可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很多这类算法使用安全密钥结合“密码同 步”来生成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掩码。安全密钥是加密过程的重要方面,已发明出的多种 技术用来秘密地交换和保存密钥。但是,安全密钥一般为静态值,而密码同步对修改安全密 钥而言是必要的,从而在每次使用密钥时,由安全密钥和密码同步组合成的掩码都具有不 同的值。例如,如果打算对每个数据分组执行加密,则密码同步可用于基于相同的安全密钥 来为每个数据分组生成新的掩码。可以使用密码同步来阻止“重播”攻击或“中间人”攻击, 其中,“中间人”攻击试图欺骗接收机进行未授权的操作,例如:基于重复事务的错误识别或 授权。
密码同步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其可变性(每次加密尝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使 用安全密钥时都会提供一个新的密码同步值。一种用于生成密码同步的技术是利用计时 器,该计时器基于某绝对时间基准来保持对时间的跟踪。对于这种技术,当需要密码同步 时,可将密码同步设置成与由计时器提供的当前时间相等。但是,为了确保正确地生成密码 同步,计时器必须达到所需要的分辨率,以使密码同步不会使用重复的时间值,其中所需要 的分辨率是根据安全密钥的使用速率(如:数据分组的速率)来确定的。对保持用于分组的 精细时间分辨率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实体(如:基站控制器、移动终端) 的设计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9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