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电脑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8433.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景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电脑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机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冷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电子产品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如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台式电脑为例,台式电脑通常具有机箱,机箱用于提供空间放置电源、主板、各种扩展板卡、安装架、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电脑配件。而上述各种电脑配件通过支架、螺丝、夹子等连接件固定在机箱内部。
由于机箱内部的电脑配件工作发热,因此,需要给机箱内部散热。通常,在现有的机箱中设置风扇,通过风扇转动吹风,将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然而,其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机箱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机箱通风口往往由于灰尘的堵塞而影响热量的散发,因此,现有机箱通常存在散热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冷电脑机箱,旨在解决现有电脑机箱散热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水冷电脑机箱,包括框架和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且用于固定电子元件的安装板,所述框架由多根具有中空内腔且易散热的水管连接而成,各所述水管的所述内腔相互连通形成闭合管路,所述框架中设有用于将散热组件的散热液体输送到所述闭合管路的送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并行相对的支架框以及用于连接两所述支架框的侧管,所述支架框由多根所述水管依序首尾相接、围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具有相互平行的上框边及下框边,所述上框边及所述下框边的两端分别通过侧框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框边呈折弯状。
进一步地,两所述侧框边分别朝外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框的形状呈多边形。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水管之间通过管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液装置包括用于连通散热组件和所述水管的管道以及用于将散热组件中的散热液体泵入所述闭合管路中的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框上的主板固定板,两所述支架框之间支撑有硬盘固定架、光驱固定架及电源固定架。
本发明提供的水冷电脑机箱的有益效果:
上述水冷电脑机箱采用框架,框架中设有安装板,其将电子元件固定于安装板上。由于框架由多根具有中空内腔且易散热的水管连接而成,各水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形成闭合管路,且送液装置将散热组件的散热液体输送到闭合管路,这样,当电子元件工作发热而使散热组件的散热液体升温时,送液装置将散热组件的散热液体输送到闭合管路,并驱使框架水管内腔中的散热液体于闭合管路中循环流动,此时,散热液体的热量将不断地从水管的侧壁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从而实现水冷电脑机箱将内部热量散发出去的目的,相比较现有机箱采用风扇散热的方式而言,上述水冷电脑机箱利用散热液体于框架水管中的循环流动而带走热量的方式,避免了由于机箱通风口因灰尘堵塞而造成散热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冷电脑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电脑机箱10,包括框架11和安装于框架11上且用于固定电子元件的安装板12,框架11由多根具有中空内腔且易散热的水管111连接而成,各水管111的内腔相互连通形成闭合管路,框架11中设有用于将散热组件的散热液体输送到闭合管路的送液装置(图中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景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景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拖滞力动态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压电式径向冲击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