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OMA上行链路的多用户混合载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246.2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梅林;王晓鲁;王震铎;沙学军;张乃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oma 上行 多用户 混合 载波 方法 | ||
NOMA上行链路的多用户混合载波方法,涉及一种多用户混合载波技术。本发明是为了提高系统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本发明是一种多用户的混合载波传输方案,基于4‑WFRFT的混合载波系统上行链路中,使用NOMA及SIC消除多址干扰的方案来提高系统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本发明适用于NOMA上行链路的信号传输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混合载波技术。
背景技术
区别于传统正交的OFDMA、SC-FDMA、TDMA等多址技术,基于功率域叠加的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并没有在传统的时、频域对不同用户进行资源划分。NOMA是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利用不同用户间信号能量的差异、采用逐一检测的方式进行多用户区分的。NOMA技术的核心思想正是利用了CDMA系统中所极力避免的远近效应来区分用户。
现有NOMA技术中不同用户默认采用相同的载波体制和抗干扰技术,并没有考虑不同载波体制在现实环境中所受远近效应及信道衰落的影响。例如,OFDM技术受PAPR问题及功率放大器性能制约,最大发射功率受到限制,在通信距离较远时性能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提出在现有NOMA系统中引入基于WFRFT的混合载波体制,利用混合载波技术在单链路传输中的技术特点,以及其BER、PAPR等性能可以通过WFRFT参数灵活控制的特点,在NOMA系统的不同用户中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调制方式,以期通过后续的参数优化和技术选择策略,提高现有NOMA技术在现实环境下的性能。
文献1(梅林,沙学军,张乃通于2010公开的《The Approach to Carrier SchemeConvergence Based on 4-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中指出,基于WFRFT的数字基带信号具有混合单载波和多载波信号的特点,通过与不同技术结合,这种混合载波信号可以在不同类型干扰信道下(特别是时间-频率双选择性衰落信道)取得较单载波和多载波系统更好的误码率性能,见文献2-6:
文献2:沙学军,邱昕,梅林于2012年公开的《Hybrid Carrier CDMA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ighted-typ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文献3:王焜,沙学军,梅林,邱昕于2012公开的《Performance Analysis ofHybrid Carrier System with MMSE Equalization over Doubly-DispersiveChannels》;
文献4:王焜,沙学军,梅林于2012公开的《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Doubly-Dispersive Channels with Hybrid Single-Multi Carrier Modulation and anMMSE Iterative Equalizer》;
文献5:李勇,沙学军,王焜于2013年公开的《Hybrid Carrier Communicationwith Partial FFT Demodulation over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
文献6:梅林,张钦宇,沙学军,张乃通于2013年公开的《WFRFT Precoding forNarrowb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DFT-Based Block Transmission Systems》;
而针对WFRFT参数的选取问题,文献6与文献7分别针对双选信道和窄带干扰信道提出了不同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