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502.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平;过芳;于梦;谭丰苹;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9/22;A61K47/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像 光热 治疗 磷脂 苯胺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步骤为:(1)制备本征态聚苯胺;(2)磷脂包裹的聚苯胺纳米粒子的合成:将本征态聚苯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氯仿中;搅拌,获得绿色的导电态聚苯胺溶液,将导电态聚苯胺溶液、氯仿、DPPC、DSPE‑PEG2000和FA‑DSPE‑PEG2000加到容器中,超声分散;蒸发除去氯仿,加水,超声分散,离心;上清液为澄清透亮的绿色溶液,冷冻干燥。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可控性强、低耗能、易规模化,原料易得;制备的纳米粒表现出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强的近红外吸收和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可同时用于光热治疗、光声成像、红外热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的聚苯胺纳米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微创肿瘤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光能直接照射到肿瘤部位而使其局部温度升高来杀伤肿瘤细胞,大大降低了全身系统毒性,因此光热治疗被看作是非常有潜力替代手术的治疗肿瘤的技术之一。为了提高激光诱导的光热治疗的效率和肿瘤选择性,通常会将具有光吸收性能的光热治疗剂导入肿瘤部位。由于生物组织内水和蛋白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较弱,所以近红外光对组织的穿透性最好,理想的光热治疗剂应该在近红外光区域(650-950nm)具有较强的吸收,低毒性,表面可以连接上功能基团实现靶向性。另外,成功的光热治疗手段需要依赖合适的成像技术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光热治疗剂在体内的分布及在肿瘤组织的富集情况;其次需要实时监测光热治疗过程中肿瘤及周围健康组织温度的变化;最后借助于成像技术来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
光声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入侵式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成像,为研究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病理特征等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特别适合于癌症的治疗监控。由于光声成像造影剂和光热治疗剂都具有在近红外区域有强吸收的性质,因此基于单一近红外光响应的纳米材料,可实现实时光声成像且同时进行光热治疗,是一类很有前景的诊疗材料。
近年来,人们发现聚苯胺作为一种有机导电聚合物,由于其在近红外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光学吸收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输送和光热治疗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而现有报道的用于光热治疗的聚苯胺纳米粒通过泊洛沙姆等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等作为稳定剂,生物相容性较低,并且制备过程复杂,产率较低。另外,目前有关聚苯胺纳米材料作为光声成像造影剂鲜有报道。因此,开发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和采用更低成本的聚苯胺纳米材料,并合理进行修饰生物相容性配体,开发其在生物医学诊疗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在制备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在制备光声成像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在制备光热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用于光声成像和/或光热治疗的磷脂-聚苯胺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氧化聚合法制备分子量为5000的本征态聚苯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