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体废气回燃焚烧热风循环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319.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大军;叶亦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历升涂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谢大军;叶亦叶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F26B21/04;F26B25/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废气 焚烧 热风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回燃焚烧热风循环炉,尤其是一种综合利用涂装油漆烘道、流平室废气处理系统,属于涂装环保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漆及之后的流平、尤其是烘干过程会挥发大量的有机废气。将这些有机废气焚烧后再排放,是目前避免大气污染的主要举措。
检索可知,申请号为20042002406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气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包覆保温层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装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进口端的壳体上安装燃烧器,其中燃烧室的另一端经过列管通往壳体另一端的排气口,壳体上的废气进口通过各列管壁之间的容腔以及壳体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容腔通往燃烧室进口。该专利技术虽然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用燃烧热能预热待处理废气,因此既合理利用了热能有助于保证废气的燃烧处理效果、提高效率,又降低了排放气体的温度,但其难以直接与烘干炉的加热设备有机结合,因为有机废气需要在列管周围进行热交换预热,再与燃气或燃油混合进入燃烧室燃烧后排放,未能用于烘干设备的加热,因此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将废气焚烧与烘干设备热源有机结合的多元体废气回燃焚烧热风循环炉,从而不仅满足环保要求,而且有效利用有机废气中的可燃成分。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多元体废气回燃焚烧热风循环炉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由保温炉壁构成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具有保温壁的加热头,所述炉体的上方设有与之连通的炉顶室并安置废气回燃送风机;所述加热头的底部两侧分别安置彼此进风口相对的循环风机,两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分别朝向炉体且与炉体两侧底部的出风管连通,所述炉体邻近加热头一侧的上部设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通过炉体顶部的回风孔与加热头的上部连通;所述加热头的中部一侧装有与外部水平喷吹燃烧机连通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套有水平延伸的换热筒,所述换热筒远离燃烧室的一端与位于加热头上部的水平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安置在加热头顶上的废气排出风机的进口连通;所述废气回燃送风机的进口与炉顶室连通,所述废气回燃送风机的出口通过接管接至换热筒对应燃烧室的位置。
工作时,燃烧机喷出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热量,燃烧的延伸火焰水平延至换热筒的延伸段。喷漆工件烘干过程的有机废气进入炉顶室,由废气回燃送风机抽至换热筒与燃烧 室之间的环形空间,在此空间被预热,接着流向换热筒的延伸段,加入延伸火焰燃烧;之后高温气体通过列管换热器换热后,由废气排出风机抽排;与此同时,热风循环风机不断将由加热头上部进入、先后经过列管换热器间隙、换热筒外围的加热空气送至炉体底部,通过出风管输入炉体内,再通过回风管和回风口进入加热头上部,形成保持炉温均匀的循环热风。
由此可见,由于本发明科学设计了热风循环与废气抽排流道并合理分配了换热区域,因此不仅将废气预热后充分焚烧排放,可以满足环保要求,而且焚烧时产生的热量也用于热风循环的换热,有效利用了有机废气中的可燃成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炉顶室装有源自流平间的通气管。这样,可以通过简单的连通结构将流平挥发的有机废气与炉体的有机废气一并焚烧处理。
进一步,所述炉体邻近加热头一侧的上部设有三角形截面的回风管。
进一步,所述加热头的顶部高于炉体的顶部,且朝炉体上方延伸到回风管上部,所述回风管直接通过炉体顶部的回风孔与加热头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外套有缩径后水平延伸的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呈包围燃烧室大径段和水平延伸小径段构成的阶梯筒状。
进一步,所述废气排出风机的出口通过装有不锈钢循环水夹套的风管排出。
进一步,所述加热头对应列管换热器和换热筒之间的高度具有梯形截面的导流凸起。
进一步,所述换热筒大径段与燃烧室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形成螺旋流道,所述接管与螺旋流道沿螺旋流道的螺旋切向接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加热头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历升涂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谢大军;叶亦叶,未经历升涂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谢大军;叶亦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