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7530.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财;赵博;刘春延;毕冰;赵金艳;林连男;张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张国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G1/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优质 富硒北 虫草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说就是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栽培方法。
技术背景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Vuill.)Fr.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迄今人们已从北虫草中检测或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除各种氨基酸、嘌呤、无机盐和甾醇等之外,还有核苷、多糖、生物碱、环状缩羧肽等。现代医学表明,北虫草提取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肝纤维化,抑制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抗血管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抑制U937白血病细胞生长,抗炎等。
光照是影响北虫草生长发育重要环境条件之一,研究发现,光对北虫草子座的分化、形成与子囊壳成熟是十分重要,在无光照条件下,在培养基上北虫草只能形成白色的菌丝体,与此同时,在适宜条件下子座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此外,研究证实,光照强度对北虫草转色、产量、栽培周期、子座形态、基质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同时蓝光是北虫草正常转色的必需条件,且能促进虫草素的合成,绿光有利于子座的延伸,提高淀粉酶活性,红光和黄光有利于子座增粗。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发生。大量研究证实,硒具有抗氧化、抗癌、免疫刺激及抑制HIV病毒复制等诸多生理功能。研究表明,无机硒是硒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的形式,然而有机硒却因具有易于动物消化道吸收,较高毒性阈值及生物利用率等优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接受和认可。此外,研究发现,有机硒化合物还是构成机体内源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的重要因子,从而降低体内自由基、活性氧及活性氮自由基对诸如细胞膜、脂类、脂蛋白、DNA等细胞组分氧化性损伤,而这又与炎症、癌症、心血管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真菌对矿质元素具有良好的富集功能,能够吸收金属元素到子实体中,并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大量研究表明,相比普通食用菌,富硒食用菌均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硒多糖作为富硒食用菌中有机硒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硒和多糖两者的双重功效,研究表明,相比普通多糖,硒多糖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抗肿瘤及免疫增强活性。因此,以富硒食用菌为原料开发硒多糖功能食品或加工成膳食补充剂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虫草有很强的富硒和耐硒能力,利用富硒北虫草活性物质开发药物或保健品已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开发潜力大,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北虫草富硒栽培生产仍然面临诸多限制。诸如,无机硒因价格相对低廉,长期以来始终作为富硒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硒源,然而无机硒对北虫草亦具有较强的毒性,添加量过高必然会大幅影响产量。因此,在不影响北虫草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有机硒含量和富硒率以提升富硒北虫草品质仍然摆在当前的实际问题。此外,氮源添加是北虫草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特别是虫草素的积累关键营养因素,尤其在北虫草富硒栽培中,适量的增加氮源是提升富硒虫草的产量、品质及富硒率重要手段之一,而这在常规的避光发菌见光转色出草栽培技术又必然会造成气生菌丝过旺而严重影响富硒北虫草产量。再有,迄今为止虽有富硒北虫草栽培技术的研究,且富硒北虫草产品已有少量出现,但以往多集中于以单一产量和富硒率为指标进行研究,有关其质量控制的研究和成型的技术却未有出现,其产品质量必然难以保证。故而,针对以上问题,在现有条件下,采用多种增产方法,不断优化富硒北虫草栽培条件,在提高富硒北虫草栽培产量的同时提升其品质,是目前丞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在原有栽培技术基础上,利用光照增产技术,对其栽培条件进行优化,并综合考量生产实际,提出一套高产优质北虫草的栽培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的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如下: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方法如下:制作基础栽培培养液,其配方含有: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15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1g/L,柠檬酸三铵1g/L,维生素B150mg/L;
向基础栽培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亚硒酸钠最终浓度为0.16g/L,制成富硒栽培培养液;
将小麦加入富硒栽培培养液中,小麦与富硒栽培培养液固液比为3∶5g/mL,常温浸泡24~36小时,高压灭菌,制成固体小麦富硒栽培培养基,其中含有亚硒酸钠100mg/kg,冷却后接液体菌种;
采用光照增产培养方式:
在发菌阶段进行弱光照培养,光照时间24小时/天,弱光照强度为501x,光质为白色,在培养温度为16℃,培养湿度为30%~50%,培养3~5天,至菌丝布满整个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张国财,未经东北林业大学;张国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雕刻机
- 下一篇:与景观结合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