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蒙脱土丁苯橡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780.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林;李胜杰;王益庆;郑广宇;沈家锋;张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0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制备 改性沥青 丁苯橡胶 改性剂 蒙脱土 高速剪切混合 蒙脱土悬浮液 制备方法工艺 存储稳定性 高低温性能 纳米蒙脱土 丁苯胶乳 基质沥青 节能环保 路用性能 喷雾干燥 丁苯胶 乳化剂 乳化皂 乳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脱土丁苯橡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改性沥青与乳液按一定混合制备,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改性沥青由改性剂和基质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其中改性剂为蒙脱土悬浮液和丁苯胶乳经过喷雾干燥制备;改性沥青中加入由乳化剂和水制备而成的乳化皂液,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获得纳米蒙脱土/丁苯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产品。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路用性能,提高了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同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利于推广应用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蒙脱土丁苯橡胶复合型改性沥青及乳化沥青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乳化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热沥青更为安全,节能和环保的乳化沥青,主要用于道路的升级和养护以及新建道路施工。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车流量和车载量的不断增加,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也逐渐显现。乳化沥青具有节能环保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乳化沥青成为公路维护养护的主要材料。
在现有的乳化改性沥青制备方法中,有乳化SBR改性沥青和乳化蒙脱土改性沥青。乳化SBR改性沥青需要添加乳化剂、稳定剂、PH调节剂以及增稠剂,此方法制备的乳化沥青所需要的成本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乳化蒙脱土改性沥青,虽然提高了沥青的热稳定性,但低温延度降低,使沥青的低温性能受损。
在本发明的复合改性沥青中,丁苯橡胶改性沥青以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开裂性能而备受关注。通过往沥青中掺加丁苯橡胶,橡胶以形状不规则的微小颗粒分散在沥青中,橡胶颗粒的应力集中作用激发了大量银纹与剪切带,可以极大的提升沥青的低温延展性以及沥青路面的耐磨性能。但是由于丁苯橡胶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相对较差,所以使之与蒙脱土复合,对沥青进行改性,蒙脱土在沥青中以剥离结构存在,使橡胶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均匀,增强了丁苯橡胶与沥青的相容性,可以明显提升改性沥青及其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使其具有更优异的路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蒙脱土/丁苯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改性沥青与乳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改性沥青由改性剂和基质沥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其中改性剂为蒙脱土悬浮液和丁苯胶乳经过喷雾干燥制备;改性沥青中加入由乳化剂和水制备而成的乳液,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后获得纳米蒙脱土/丁苯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产品。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提高了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同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推广应用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一种纳米蒙脱土/丁苯胶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蒙脱土悬浮液和丁苯胶乳经过喷雾干燥制备成蒙脱土和丁苯胶质量比为60~100:100的粘土橡胶粉末作为沥青改性剂;
(2)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30~160℃,再将上述粘土橡胶粉末加入到基质沥青中,按粘土橡胶与基质沥青质量比为2~10:100混合,然后在高速剪切机2000~4000r/min的条件下剪切60~120min得到复合改性沥青;
(3)将质量比为2~5:100的乳化剂和水在55~75℃条件下搅拌30min得到乳化皂液;
(4)最后将上述乳化皂液加入到加热至120~160℃的复合改性沥青中,其中乳化皂液与复合改性沥青质量比为1:0.6~1,然后用高速剪切机在转速5000~8000m/min条件下,剪切3~10min获得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进一步,所述乳化剂为季铵盐类或磺酸盐类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与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使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为:
(1)本发明选用喷雾干燥后的蒙脱土丁苯橡胶作为沥青的改性剂,可以使改性沥青及其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以及路用性能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