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型截面变形元件深水管中管止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1151.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严飞;敖川;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F16L5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截面 变形 元件 深水 管中管止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管道设施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F型截面变形元件来防止屈 曲传播的止屈器。
背景技术
我国海底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海底管道特别是深水海底管道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 景。在海底特殊环境特别是高静水压力作用下,长期以来,屈曲问题一直阻碍着海底管道的 发展。
屈曲发生有两个过程:第一:外部局部压力大于该处管道强度,使得管道在该处发生压 溃现象;第二,管道局部发生压溃现象后,如果紧邻处管壁强度小于屈曲传播的临界压力, 就会发生屈曲传播现象。研究发现,维持管道屈曲传播的最小压力,即屈曲传播的临界压力, 只有发生屈曲破坏最小压力的15%左右。因此,一旦产生局部屈曲失稳,屈曲就会从局部损 伤部位以数百米的速度沿轴向传播,从而导致海底管道的大规模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应屈曲传播的两个过程,解决屈曲问题有两种方法。第一,增加全线管道壁厚,总体 提升管道强度,保证管道强度总大于外部压力。第二,沿官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止屈器,增 加管道局部强度,使得屈曲传播被限制在两个止屈器之间,从而避免了整条管线的压溃破坏。 两种方法相对比,第一种方法大幅增加了钢材耗量,不够经济,并同时增加了管道的重量, 给管道的铺设安装带来不便。第二种方法以止屈器间管道作为代价,使得钢材耗量大幅降低, 管道重量也大幅减轻,非常经济。此外,可以通过调整止屈器的间距来平衡经济性和止屈要 求,比较灵活。因此,止屈器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止屈器主要类型有整体式、滑移式、夹套式和内环式。
整体式止屈器内径与管道内径相同,但壁厚大于管道壁厚,通过焊接与管道相连。
滑移式止屈器内径与管道外径相同,套在管道上以增加管道局部的环向刚度。
夹套式止屈器原理与滑移式相似,其由两个半壳组成,使用时通过螺栓紧固在管道外壁 上。
内环止屈器与滑移式止屈器原理相似,适用用于管中管。止屈器管环被放置于内外管管 缝中,并紧贴于外管。
整体式、滑移式和夹套式三种形式的止屈器都显著增加了局部管径,这给管道的运输和 储存带来了不变。整体式止屈器采用焊接的形式与管道相连,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和应力集中。 而滑移式和夹套式虽然不需要焊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比较方便,但是止屈效率低,容易 发生“U型穿越”,因而只适用于浅水深管道。
内环式止屈器相比以上三种形式的止屈器而言不改变管道外径,止屈效率较高,但是制 造安装不太方便,并且经济成本也高于以上三种形式的止屈器。此外,由于加强的主要部分 为紧贴外管的管环,铺设过程中的造成的局部损伤在运行时不能复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深水管中管弯 曲性能的基于F型截面变形元件的管中管止屈器,可以防止深水管中管在储存、运输、安装 和运行过程中承受弯曲而发生的屈曲和屈曲传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沿管道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100m-500m)安装本专利所述的基于F型截面的核型止 屈器。该核型止屈器由隔圈,F型截面的变形元件和聚合物壳组成。F型截面变形元件由其自 身凹凸特性形成连锁,装配于内外管间的环形空间中,靠近外管内表面;聚合物壳固定于F 型截面元件内侧,与内管外表面存在一定空隙;隔圈安装在核型止屈器两端的环形区域内, 其外表面非常接近外管内表面,但存在一个间隙。变形元件内表面与聚合物壳接触,而聚合 物壳与内管外表面存有间隙,可用于隔热装置的安装。聚合物壳本身也可以具有隔热能力, 从而加强管道的保温性能。变形元件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得管道可以轻度弯曲,这可以辅助其 完成卷曲用以储存运输。其自身可以承受径向压力从而防止屈曲传播,实现止屈功能。
本专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基于F截面变形元件的止屈器主体缠绕在管中管的环形空间中,其自身强度可以承 受径向压力,很好地抵抗外压,起到防止屈曲和屈曲传播的作用。同时,止屈器主 体根据变形元件自身的凹凸特性形成轴向连锁,在连锁处存有空隙,该间隙使得管 中管在弯曲时止屈器变形元件能够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不用承受弯矩,具有很好的柔 性,方便管道储存运输,可有效减小铺管过程中弯曲管段(如S型铺管中的上弯段 和下弯段)的应力,提高铺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系统、输送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镜阀的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