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羧基酞菁铁敏化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0271.9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尤会敏;赵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C02F1/3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侯兰玉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基 酞菁铁敏化二 氧化 催化剂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解多种有机染料的可见光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八羧基酞 菁铁敏化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毒无害、不产生二次污染和处理费 用低廉等优点,能降解绝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是很有前途的环保方法。至今,已发现 有3000多种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可通过TiO2等光催化材料迅速分解,并且反应条件温 和,操作便利,不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当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或用其他方法难以处理时, 这种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TiO2的光催化活性可以通过对TiO2进行修饰而得到提高,因此改 性后的TiO2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会明显提高。
对TiO2改性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和污染物降解能力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有机染料 是纺织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中释放出的主要的污染物。由于染料潜在的毒性,对有 机染料的去除和降解成为大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开发了很多种解决办法,在这些方 法中TiO2等多种光催化剂的利用似乎是最有希望的技术。有研究认为,在光照条件下TiO2表 面具有超亲水性,TiO2表面的超亲水性起因于其表面结构的变化。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价 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电子和空穴向TiO2表面迁移,在表面生产电子-空穴对,电子与Ti4+ 反应,空穴则与表面桥氧离子反应,分别形成正三价的钛离子和氧空位。此时,空气中的水 解离吸附在氧空位中,成为化学吸附水(表面羟基),化学吸附水可进一步吸附空气中的水 分,形成物理吸附层。TiO2颗粒在液体介质中因表面带有电荷就会吸附相反的电荷而形成 扩散双电层,使颗粒有效直径增加,当颗粒彼此接近时,因各具同性电荷而相斥,有利于分 散体系的稳定。选择八羧基酞菁铁为增感敏化剂,能有效和亲水性的锐钛矿TiO2相结合,增 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打下了基础。同时由于酞菁能吸收可见 光的特点,此光催化剂克服了单独的TiO2只能吸收紫外光的缺点,增大了对光的利用范围, 为光降解染料废水提供了理论可能性的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溶性好、避免了金属酞菁的团聚、将紫外光催化扩展到可见光 催化、可同时降解废水中的五种染料的八羧基酞菁铁敏化二氧化钛催化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八羧基酞菁铁敏化二氧化钛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由八羧基酞菁铁敏化二氧化 钛得到,八羧基酞菁铁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1:22-28。作为优选,该催化剂中二氧化钛的 粒径为50-80nm。本发明的催化剂的优点是:1.水溶性好;2.负载型催化剂避免了金属酞菁 的团聚;3.将紫外光催化扩展到可见光催化;4.可同时降解废水中的五种染料。
一种所述的八羧基酞菁铁敏化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a、配制1g/L二氧化钛的水溶液,搅拌后超声分散30-60min;
b、配制2~10×10-3mol/dm3的八羧基酞菁铁(FePc(COOH)8)的A溶液,以FePc (COOH)8的A溶液逐滴加入步骤a得到的二氧化钛水溶液中,此过程持续搅拌;待滴加完成后 再继续搅拌8~15h;A选自二甲基亚砜(DMSO)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得到的悬浊液中八羧 基酞菁铁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1:22-28;
c、对步骤b得到的悬浊液进行离心分离,对所得固体清洗后干燥,得到催化剂。
作为优选,步骤c中,对所得固体分别用水、甲醇、丙酮清洗三次,最后对产物真空 烘箱60℃干燥。
作为优选,步骤b中,A为DMSO,二氧化钛水溶液与FePc(COOH)8的DMSO溶液的体积 比为25~35:1。
作为优选,该方法具体是:
a、取300mL1g/L二氧化钛的水溶液磁力搅拌10min,然后再超声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箱内支撑架
- 下一篇:微型加速度计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