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角顶角硅阶梯光栅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661.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明;翟雷应;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米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角 顶角 阶梯 光栅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角顶角硅阶梯光栅及其制造方法,用于在硅基片上制造具有直角顶角的阶梯光栅,该方法包括:在硅基片的表面形成蚀刻掩模,所述蚀刻掩模具有使所述基片的表面露出的开口,所述基片是单晶硅片;对形成有蚀刻掩模的所述基片进行湿法腐蚀,以形成周期性排列的刻槽,其中,每个所述刻槽至少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为硅(110)晶面,并且,在相邻的所述刻槽之间形成由相邻的所述侧壁形成的直角顶角;以及在所述刻槽的所述侧壁覆盖光学薄膜层。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可以获得严格垂直的直角顶角硅阶梯光栅,其闪耀角可根据需求设计,具有工艺简单、光栅刻槽表面质量高、刻槽间距误差小、批量化、低成本的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技术、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直角顶角硅阶梯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栅是现代光学技术中关键的色散光学元件,其色散能力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光栅家族中,有一类应用广泛、重要的高性能光栅——阶梯光栅。阶梯光栅是一种工作于高光谱级次的特殊光栅,具有宽波段、超高光谱分辨率、超强色散能力、高光学衍射效率等技术优势,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率先得到了天文学应用,并在光谱学、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和光学精密测量等领域获得了非常重要的应用,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光学色散元件。随着光栅技术的演变与发展,阶梯光栅根据刻槽密度的不同发展出了阶梯光栅、中阶梯光栅和闪耀光栅三个品种。
较早期的阶梯光栅(echelon)是由一系列(约20片)长度不同、厚度严格相等、折射率相同的平行玻璃或石英片,按阶梯形状黏合在一起组成的一段阶梯,并且每片凸出的高度相等(约0.1cm)。按其光透射或光反射工作方式,阶梯光栅可以分为透射式阶梯光栅和反射式阶梯光栅两种,如图1所示。早期的阶梯光栅实质上是一种大周期、低槽密度光栅,具有较大的闪耀角,可以用于很高的干涉级次,通常100~1000级,因此可获得极高的光谱分辨率。
G.R.Harrison于1949年研制出一种阶梯光栅的新品种——中阶梯光栅(echelle),其光栅刻槽密度为每毫米数线至数十线,并对这种阶梯光栅的机械刻划技术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闪耀光栅(echelette,也称为小阶梯光栅)是应用更为广泛的阶梯光栅品种,因其对设计的光波长衍射效率高而得到“闪耀”的称呼,其光栅刻槽密度为每毫米数十至数百线。中阶梯光栅介于闪耀光栅与阶梯光栅之间,在设计上其与闪耀光栅不同之处在于,中阶梯光栅不以增加光栅每毫米的刻槽数(即光栅刻槽密度)为手段,而以增大闪耀角(高光谱级次和加大光栅刻划面积)来获得高光谱分辨本领和高色散率,因此成为一种新品种的阶梯光栅,具有极高的光谱分辨本领。每毫米8~80刻槽的中阶梯光栅,闪耀角为60°~70°,光谱级次高达40~200,其光谱分辨本领大于106,而闪耀光栅的光谱分辨本领通常在105量级。中阶梯光栅工作在高光谱级次,其每一级光谱区很窄,只有1~10nm,因此其光谱存在级次间的重叠,需要利用交叉色散法将这些上百级次的光谱分开。
由于一个阶梯光栅对宽谱光波长都是有效闪耀的,因此阶梯光栅在宽波长范围内成为高效率闪耀光栅,高光学衍射效率成为阶梯光栅另一个重要优点。阶梯光栅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级光谱都可以获得高的角色散;
(2)许多光谱级次可能重叠在一起,此时需用横向色散元件将级次分离后得到二维光谱,因此一次曝光可得很宽波长范围的光谱;
(3)单个光谱级次的色散角小,一般只有几度,自由光谱范围内的波长都将出现在该级闪耀峰值附近,因此一个阶梯光栅对所有波长都是有效闪耀,阶梯光栅成为高衍射效率闪耀光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米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米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棱镜型反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