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429.6 | 申请日: | 201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虎;杨金龙;汪成春;赵长海;史学武;张绍升;汪文淑;黄二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箱涵 运输 安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安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体管廊箱涵专用的运输安装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管廊箱涵安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管廊有多种构成模块,其中使用最多的为箱体式混凝土涵管模块(简称箱涵),如图1至2所示,箱涵1包括前、后端面开口的管体11,管体11大体为方形,管体11的前端面沿其开口边缘延伸有装配凸台12,管体11后端面开有与装配凸台12配合的装配凹槽13;箱涵的体积大、质量重,在装配时通常使用吊车将箱涵吊装到位,但是没有一种运输、安装管廊箱涵的专用装置,利用吊车进行箱涵吊装有以下缺点:
1、吊车只能负责吊装,需要另外的设备将箱涵运输至吊装位置后,吊车才能进行吊装;2、吊车吊装箱涵时,箱涵的角度和方向无法控制,需要人为的重新定位;3、吊车无法使箱涵一次安装到位,放置箱涵后还需借助其他设备使箱涵安装至预定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箱涵安装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包括车架、升降组件、平移组件、装配组件;
车架底部前、后侧分别安装有若干车轮;
升降组件设置在车架上,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竖直固定在车架上,且所有升降油缸同步升降;
平移组件至少包括支撑框、两组起落架和若干移动轮,支撑框固定连接在车架上,两组起落架下部与支撑框中部铰接,若干移动轮安装在起落架内,所述移动轮伸出起落架上端面外;
装配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若干装配油缸,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车架后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利用本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完成箱涵的运输和安装工作,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减少了人工和其他辅助设备,降低了成本。
本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的平移组件还包括两个起落油缸,两个起落油缸与两组起落架一一对应,每个起落油缸缸体的下部与支撑框连接,起落油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起落架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起落油缸控制起落架的转动,不仅方便操作,也增加了起落架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起落架使用时发生旋转。
本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的平移组件还包括两个平移油缸,两个平移油缸分别安装在车架两侧;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利用平移油缸可以完成对箱涵的位置调整。
本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的车架包括底架、第一支撑梁和两个第二支撑梁,第一支撑梁和两个第二支撑梁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端面中部,第一支撑梁和两个第二支撑梁分别与底架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支撑梁处于两个第二支撑梁之间,平移组件的支撑框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梁上,平移组件的两个平移油缸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撑梁的两端。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车架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支撑梁和两个第二支撑梁增加车架的稳定性,移组件的两个平移油缸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可以保证平移油缸的长距离作用行程前提下,减少平移油缸伸出车架的距离,使平移油缸的位置更合理,而且避免伸出车架外侧的部分与箱涵干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进行管廊箱涵安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预设管廊箱涵区域的基槽,对基槽的边坡加固;
b)基槽底部浇筑垫层,保证其平整;
c)驱动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贯穿箱涵,使箱涵套在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外侧;
d)启动升降组件的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箱涵的内壁接触,并带动箱涵向上提升,直至脱离地面,使管廊箱涵运输安装装置带动箱涵移动至基槽内靠近预定位置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抓取器
- 下一篇:骨锚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