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9740.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钟鸣;黄锦波;周志芳;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3D15/12;D03D13/00;D06P1/16;D06P3/8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功能 阻燃 窗帘织物 功能纤维 制造工艺 纺织技术领域 阻燃涤纶长丝 阻燃腈纶纤维 功能性纤维 因数 涤纶纤维 复合效果 复合效应 工艺步骤 功能纱线 优良性能 工艺流程 后整理 织造 成纱 减小 染整 熔滴 损毁 经纬 蜂窝 纤维 协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功能性纤维原料的选择;2)、成纱工艺流程;3)、织物的交织工艺织造;4)、织物的染整工艺;5)、织物的后整理工艺。本发明通过功能纤维的合理选择,一方面需要充分的保持纤维本身的优良性能,另一方面功能纤维复合效果受到很多因数影响,会产生未知的复合效应。功能纱线按照不同的交织比例交织,三种功能纤维产生了正面协调作用,阻燃涤纶长丝、阻燃腈纶纤维与蜂窝抗紫外涤纶纤维的相互交织不仅减小了经纬向损毁长度,又阻止了熔滴物的产生,增强阻燃与抗紫外的复合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织物交织工艺,特别是一种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和居室装饰设计中,采用大阳台、大落地窗、大玻璃隔断已成时尚,与之配套的布艺窗帘,窗纱安全性也需相应提高。普通窗帘只具有一定的遮光性和装饰性,不具备阻燃、抗紫外功能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窗帘这种垂直悬挂的纺织品,一旦起火,极易形成火势上下迅速蔓延扩散,化纤织物还会产生滴落物及有毒气体,降低火灾逃生机会。阻燃纤维的价格较普通纤维要贵40%左右,以致于一些宾馆、饭店较少购买阻燃织物。现有纺织品后整理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织物的悬垂性、透气性不好,不耐洗涤、阻燃效果不持久,仍无法消除火灾隐患。太阳紫外线辐射不仅使纺织品褪色和脆化,更严重的是使人体皮肤晒伤老化,产生黑色素和色斑,诱发癌变,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阻燃及抗紫外功能窗帘,但是单一阻燃或抗紫外功能的纺织品已不能满足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而提高的市场需求。多种功能的复合是近几年或未来开发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趋势,多种功能纤维的复合是增加产品多样性,也是完善产品,扩展功能纤维的市场应用范围的有效途径。亦是改善单一功能家纺面料功能缺陷和不足的有效方法。
现有纺织材料的阻燃或抗紫外线性能主要通过以下2种方法获得:1、后整理加工,对纺织材料进行阻燃或抗紫外后整理可达到阻燃和抗紫外线的目的,该方法成本低,加工容易,但阻燃和抗紫外线性能随使用年限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或消失。目前市场上的功能面料主要是通过后加工处理,悬垂性和透气性差、不耐洗涤、阻燃或抗紫外性能效果不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功能性纤维的选择,并经过合理的配比纺织,利用改进的加工整理方法,使织物功能性具有多重复合效果的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阻燃抗紫外复合功能窗帘织物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功能性纤维原料的选择:
A、阻燃涤纶长丝,其极限氧指数LOI为30%~34%;阻燃涤纶长丝内添加含有磷系阻燃剂的纺丝液;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主要是基于固相的成碳和部分的气相阻燃机理,其不仅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而且减少了腐蚀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阻燃效果理想持久并且较为环保。阻燃涤纶长丝的涤纶大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有效的吸收紫外光。
B、阻燃腈纶纤维,其规格为1.55D×38mm,其极限氧指数LOI为29%~33%;阻燃腈纶纤维的腈纶大分子中含有氰基;所吸收的紫外线能量可以转化为震动能而损耗,可有效地保持分子化学结构的完整性和分子间结构的稳定性,耐光性能好,可以提高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将含阻燃元素的乙烯基化合物作为单体,与丙烯腈相应的单体进行共聚阻燃改性法生产;其阻燃性能良好,而且阻燃效果持久,阻燃腈纶纤维燃烧后变成黑色小球,能迅速自灭,无融滴效应,可防高温熔融物质接触到身体造成严重的皮肤烫伤,提高火灾中的逃生机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9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evlar纤维UD布的制备
- 下一篇:中空引导轴体以及空气纺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