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条状的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0998.3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贞之;重松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D02J1/18 | 分类号: | D02J1/18;D06M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11494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状 纤维 丝束 开纤物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作为一次性尿布、香烟过滤嘴等的制造材料的长条状的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装置,及利用其的长条状的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醋酸纤维除了作为香烟过滤嘴用材料以外,已作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品等卫生材料用吸收体使用。
为了使丝带有膨度,容易进行纺纱作业,乙酸纤维素纤丝的丝束被赋予了卷曲。卷曲的纤丝以在立方体的捆包容器内捆包成捆状的状态,以排气、压缩的状态进行运输。然后,在制造最终产品时,从捆取出纤丝后开纤,之后成型为期望的形状。
在日本专利3616323号公报中,提出了以下系统:使用空气开纤喷射装置将从捆取出的纤丝开纤,将经开纤的丝束形成适于例如作为用于个人护理产品的吸收性结构而使用的形状。
在日本专利3616323号公报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SAP(高分子吸水材料)等粒状添加物是在空气开纤后进行添加的,因此仅能得到SAP分布不均,大多分布在开纤体的上表面(SAP添加侧)的吸收体。
在日本特开2008-255529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剖面椭圆形状或圆形状的开纤室的空气开纤装置。
使用了空气开纤装置的空气开纤,开纤效果高,尤其是使用圆筒形的空气开纤装置时可得到丝束的排列为随机的开纤体。
另一方面,就丝束的排列为随机的开纤体而言,即使在开纤后添加SAP,SAP也难以进入开纤体之中。
因此,存在与日本专利3616323号公报同样的问题:只能得到SAP大多分布不均的吸收体。
在日本特开2011-2414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制造装置,其中,预开纤单元、开纤单元以及膨胀/整形单元形成了用于连续递送纤维丝束的连通空间。
在日本特开2011-241487号公报的制造装置中,由于在添加SAP后进行空气开纤,因此虽然可得到均一添加了SAP的吸收体,但有时添加的SAP的一部分发生飞散而难以残留于开纤物,这点仍存在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制造长条状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长条状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添加的SAP(高分子吸水材料)等粒状添加物均一地分散保持于开纤物中,且上述粒状添加物容易残留于开纤物(难以脱落)。
作为解决课题的办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长条状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装置,其中
预开纤单元、开纤单元及膨胀/整形单元以形成用于将纤维丝束从上游侧的预开纤单元向下游侧的膨胀/整形单元连续递送的连通的空间的方式连接,
开纤单元具有粒状添加剂的添加部、和与添加部连接的开纤部,
上述粒状添加剂的添加部具有用于使在预开纤单元进行了预开纤的丝束带通过的波形通路,
上述波形通路具有开口成波形的入口和开纤部侧的出口,
从上述入口朝向上述出口,宽度连续变窄。
本发明中作为课题的其他解决办法,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制造装置的长条状纤维丝束的开纤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一边使卷曲的纤维丝束连续通过,一边在预开纤单元进行预开纤的工序,
在开纤单元的粒状添加剂的添加部,使经预开纤了的纤维丝束与粒状添加剂接触的工序,
在开纤单元的开纤部中,利用空气流将与粒状添加剂接触的丝束带进行开纤的开纤工序,
在膨胀/整形单元中,对经开纤的纤维丝束进行膨胀、整形的工序,
上述使经预开纤的纤维丝束与粒状添加剂接触的工序包括:
通过将纤维丝束预开纤而成的丝束带通过开口成波形的入口而导入波形通路,以使厚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波形的方式进行暂时性成型后,添加粒状添加剂,由此使粒状添加剂保持于上述成型为波形的丝束带的波谷部分的工序,和
通过使其进一步在波形通路通过,由此将在波谷部分保持有粒状添加剂的波形的丝束带从宽度方向压缩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及使用其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根据目的而添加的各种粒状添加剂的脱落非常低的开纤物。
因此,在制造时的浪费变小,粒状添加剂的含量也可保持为一定,因此,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面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进一步完全得到理解,但这些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其限制。
[图1]图1为适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实施的制造装置的从侧面观察的轴向的剖面图。
[图2]图2为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的添加部主体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