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159.1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骞;张子萍;李继明;管聪;王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荣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B1/5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设计 低压 svg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通用变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低压无功补偿器一般采用大的离心风机对整个柜体进行风冷散热的方 式。这使得对整个柜体的散热效果很难具体加以把握,同时又无法单独对如功率单元散热 器这类重要散热部件进行重点排风设计。
柜内其他发热部件,如电抗器、变压器及开关等,其散热设计需要兼顾经济性和散热 效果。离心风机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对于此类对整个柜体进行排风散热的离心风机来说, 考虑其散热效果,对其参数的冗余选择也将使风机造价增加,整个设备的成本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容量等级的低压SVG设备,其散热需求相应有所不同,这种整 体散热的方式无法做到针对散热需求的灵活配置,而为保证散热效果,散热风机经常会有 “大马拉小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该低压SVG柜采用标准 GGD柜体,充电部分排风和功率部分排风,两风路相互独立隔离,互不干扰。同时,上下 两个风路的走向更为明确,使功率单元以及主电抗器的通风散热更具有针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包括柜体框架、功率部分、控制部分、充电部分, 所述功率部分、控制部分、充电部分由上至下布置,集成于同一标准GGD柜体框架内, 所述柜体框架内部通过隔板将功率部分、控制部分与充电部分隔离成上下两个独立的排风 区域;
在所述上排风区域内,功率单元安装于一个整体风腔模块的上端,风腔模块固定于柜 体两侧固定梁上;在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功率单元出风口,在后门的上部设置有功率单元进 风口;
在所述下排风区域内,在主电抗器下端设有轴流风机,在柜体前门、后门下端分别设 置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在主电抗器下端的轴流风机与前门的下进风口之间安装有软连接 风道,软连接风道的一端与前门的下进风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的进风口固定连 接。
所述风腔膜块包括风机安装抽屉、轴流风机、功率单元安装板,功率单元安装板固定 于柜体框架的两侧固定梁上,其上设置有出风口,风机安装抽屉通过滑道安装于功率单元 安装板的下端,在风机安装抽屉内设置有三组轴流风机,每组轴流风机正对功率单元散热 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部分排风和功率部分排风,两风路相互独立,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2)各风路排风针对本部分散热需求选择风机,设计针对性强、散热效率高;
3)在下排风区域的轴流风机与进风口之间设置软连接风道,使下排风区域的风路更 为明确,使主电抗器的排风散热更具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的立体结构以及风路走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排风区域中软连接风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柜体前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柜体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功率单元与风腔模块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图7是图5的B向视图;
图中:1-功率单元2-风机安装抽屉3-控制板4-主回路安装板5-柜体框架6- 功率单元散热器7-复合母排8-功率单元安装板9-电抗器Ⅱ10-电抗器Ⅰ11-风机安 装板12-隔板13-集风罩14-控制屏蔽板15-前门16-后门17-滤尘模块18-轴 流风机(功率单元)19-下进风口20-轴流风机(电抗器)21-下出风口22-功率单元进 风口23-功率单元出风口24-软连接风道固定框25-软连接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 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风路独立设计的低压SVG柜,包括柜体框架5、功率部分、控制部 分、充电部分,所述功率部分、控制部分、充电部分由上至下布置,集成于同一标准GGD 柜体框架内,所述柜体框架5内部通过隔板12将功率部分、控制部分与充电部分隔离成 上下两个独立的排风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荣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鞍山荣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非车载智能直流充电桩
- 下一篇:基于瞬态电流控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