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折弯装置用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9136.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阳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汇流 折弯 装置 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折弯装置用供料机构,属于太阳能光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消费急剧攀升,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两大重点问题。迫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2013年10月,中国10月石油进口量达到每日630万桶,超过美国的每日624万桶,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8.1%和31.6%,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传统化石能源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旺盛需求。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大约有75%左右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因此,不管是从低碳环保的能源发展角度,还是顺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压力,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根据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洲可再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到2020年,太阳能将占欧盟电力需求的15%。2010年,美国能源部制定规划,计划到2030年,太阳能占总能源消费量的10%~15%。从世界范围内的太阳能和潮汐能合计净发电量看,中国为30亿千瓦时,德国为190亿干瓦时,意大利为107亿干瓦时,西班牙为91亿千瓦时,日本为38亿千瓦时。未来我国水电增长空间有限,核能存在不安全因素。化石能源受节能减排约束成本将上升,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在目前的太阳能光伏行业中,需要将太阳能电池片串联后经过层叠、层压、封装等工艺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后方可成为电源输出的实际应用产品。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过程中,必须先用互连条将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成为太阳能电池串,然后将多个太阳能电池串排列整齐,接下来将汇流条与多个太阳能电池串的端部伸出的互连条焊接,汇流条即可将电流汇集至接线盒中以向外界提供电力。
汇流条的材质一般为涂锡铜带,形状通常为L形,L形汇流条其中较长的边与太阳能电池串互联,较短的边与接线盒互联。L形汇流条的制作方法是:准备两段汇流条,然后放在有轨迹的不锈钢模具板上,两段汇流条部分重叠,成90度放置,然后再用电烙铁及焊锡丝进行焊接。这种制作方式的缺点是:由于需要将汇流条裁剪、部分重叠90度放置,因此焊接的工序较多,焊接效率低,且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焊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折弯装置用供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折弯装置用供料机构,包括汇流条矫直机构和汇流条移动驱动机构,所述汇流条矫直机构包括多个上矫直轮和多个下矫直轮;所述上矫直轮和下矫直轮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汇流条移动驱动机构包括一滑块导轨机构,该滑块导轨机构的滑块上设有汇流条夹持机构,该汇流条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限位槽,对应所述限位槽设有夹持头,该夹持头与一夹持头驱动缸的驱动杆固接,所述夹持头驱动缸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导轨机构的滑块与一往复移动驱动装置固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夹持头驱动缸为气缸或者油缸。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往复移动驱动装置为同步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汇流条的移动路径上设有导向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供给汇流条平稳,供给长度标准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汇流条折弯装置用供料机构立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31、汇流条矫直机构;32、汇流条移动驱动机构;33、上矫直轮;34、下矫直轮;35、滑块;36、导轨;37、限位槽;38、夹持头;39、夹持头驱动缸;40、同步带;41、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阳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阳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9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打圈式打圈机
- 下一篇:一种带辅助定位的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