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中淤泥清理前打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6908.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东梅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淤泥 清理 打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河道中淤泥清理前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中淤泥由于堆积时间较长,淤泥中经常会沉淀一些石块、布条等杂物,在吸淤装置进行清淤作业时,吸淤装置会将这些杂物吸进管道中,容易导致堵塞管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清理设备也比较麻烦,因此,如果在吸淤之前就能把淤泥中的杂物与淤泥分离开,将会对清淤作业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吸淤设备的安全性,因此,淤泥在吸淤前将其中的杂物去掉对吸淤作业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吸淤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中淤泥清理前打散装置,可将淤泥中的杂物与淤泥进行分离。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框,固定框内装有电机,固定框的底板下部有圆盘,电机的输出轴经减速机与圆盘连接在一起,构成电机带动圆盘在固定框的底板下部转动的结构,圆盘的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刮泥漏斗,刮泥漏斗的前端为开口状,后端有出水口,刮泥漏斗内有多个竖杆,圆盘上端面有多个成圆周排列的长条形进水槽,进水槽与刮泥漏斗一一对应并与刮泥漏斗的腔体相连通,固定框上有进水软管,进水软管的出水口置于进水槽腔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分离效果好,使用稳定性好,成本低,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与刮泥漏斗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内装有电机2,固定框1的底板3下部有圆盘4,电机2的输出轴经减速机与圆盘4连接在一起,构成电机2带动圆盘4在固定框1的底板3下部转动的结构,圆盘4的外缘面上均布有多个刮泥漏斗5,刮泥漏斗5的前端为开口状,后端有出水口,刮泥漏斗5内有多个竖杆6,圆盘4上端面有多个成圆周排列的长条形进水槽7,进水槽7与刮泥漏斗5一一对应并与对应的刮泥漏斗5的腔体相连通,固定框1上有进水软管8,进水软管8的出水口置于进水槽腔体内部。
为了保证刮泥漏斗的使用效果,所述的刮泥漏斗5开口端为矩形,刮泥漏斗的竖截面为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变小的结构。
所述的刮泥漏斗5的侧板上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加快刮泥漏斗内水的排出。
所说的进水软管8置于圆盘4的180°角处。
所说的进水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充分保证增大进水软管在进水槽内的停留时间。
所说的进水软管为塑料制成,在保证柔软性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硬度,保证进水软管能顺利的进入到进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在水面上用绳索拖拽固定框1,固定框1带动圆盘向前移动,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带动刮泥漏斗5转动,转到圆盘前部的刮泥漏斗会刮到淤泥,装满淤泥后的刮泥漏斗向圆盘后部转动,当装满淤泥的刮泥漏斗转到圆盘180°角处时,进水软管会进入到与刮泥漏斗对应的进水槽7内,进水软管接通高压水,高压水经进水槽进入刮泥漏斗内,刮泥漏斗内的竖杆能阻挡住淤泥中的杂物,比如石块或布条等,之后经高压水将杂物从刮泥漏斗的开口端冲出,达到杂物与淤泥分离的效果,而刮泥漏斗内的一部分淤泥已经在高压水进来前由刮泥漏斗后部的出水口和侧板的通孔经水流流出,另外一部分也被高压水冲出刮泥漏斗,进水软管为固定在固定框1上的结构,随时与圆盘上的进水槽配合,从一个进水槽进入到下一个进水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很好的将淤泥中的杂物清理出,为清淤作业做好准备,能很好的保护作业设备不受杂物的损坏,提高清淤作业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东梅,未经朱东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6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泵并联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配重的静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