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生产瓦楞原纸中使用的施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6228.2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黎应祥;潘天武;殷成发;郑代保;潘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市应强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319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瓦楞 原纸中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瓦楞原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施胶 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瓦楞纸生产中,需要使用固定辊、加压辊和加压装置,通过加压装置施加 3-4kg压力,两个施胶辊夹住纸页传送到两个施胶辊邻接处形成的槽形空间上方 加入70摄氏度左右的胶水。胶水一部分被纸页吸收,另一部分沿槽形空间从施 胶辊两端溢出。
为了减少胶水浪费,在下方通过一个较大的托盘收集后再回收利用。由于托 盘较大,回收的胶水已经冷却至常温导致粘度较大而不利输送,此外降温后的胶 水需要额外加热后方能送到储胶槽中,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生产瓦楞原纸中使用的施胶 装置,通过有效缩短溢出胶水的流动路径和传输时间,有效降低了胶水回收中的 温度损失,回收的胶水送至储胶槽直接利用。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生产瓦楞原纸中使用的施胶装置,包括在框架上固定安装的第一施胶 辊,可垂直于轴向移动的第二施胶辊,二者之间形成槽型空间;槽型空间的正上 方设有储胶槽,储胶槽通过管道联通施胶口,该施胶口正对槽型空间;槽型空间 的两端部各安装有与施胶辊的端部紧贴的集胶斗,该集胶斗对应槽型空间端部的 位置为凹口;集胶斗的出胶管通过回流管道联通储胶槽,回流管道中设有回流泵。
通过上述结构改进,直接通过端部的较小的集胶斗即可回收溢出的胶水,减 小胶水回收时的降温(可仅降5摄氏度),回收后温度可高达65度,因此不需要 额外加热即可送至储胶槽直接利用;同时,回流泵的使用减少了胶水输送所需时 间,减少了热量损失。
为了便于调整和维护,第一施胶辊、第二施胶辊的中心轴线在垂直高度上具 有高度差,高度差不高于5cm。
为了加快溢出胶水的收集,集胶斗为两个,分别位于槽型空间的两个相对端 部。
其中,集胶斗可通过各种可行的结构安装,下述是优选的:集胶斗的内侧外 壁上通过通孔、螺栓与耐磨层连接在一起,耐磨层与施胶辊的端部紧贴。
为了便于检修,使得集胶斗可以在纸页故障易于向外运动,集胶斗的外侧外 壁上伸出有角形连接件,角形连接件与气缸推杆连接。其中,气缸推杆的驱动行 程可垂直于轴向,或平行于轴向。
为了保证在必要情况下(如对胶水温度有严格要求),回收的溢出胶水依旧 保持较高的温度,储胶槽还安装有保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施胶装置的主视图和正视图;
图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施胶装置所用集胶斗的正视图和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下面申请人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进行进一步解释。在如下所提供的实施例和附图结构中,其大小、形状、比例、 规格等仅为示意性的,并不构成特别限定。
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施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的第一施胶辊1, 可垂直于轴向移动的第二施胶辊2,二者之间形成的槽型空间正上方设有储胶槽 3,储胶槽通过管道联通施胶口4,该施胶口正对槽型空间并在纸张加入其中时 向其中施加高温胶水;槽型空间的两个端部均安装有与第一施胶辊1和第二施胶 辊2的对应端部紧贴的集胶斗5,该集胶斗对应槽型空间端部的位置为凹口6, 以便溢出的胶水迅速流入集胶斗中,该集胶斗为向下的弧形结构,并且其纵深大 于向上的开口宽度;集胶斗的出胶管11通过回流管道8联通储胶槽,回流管道 中设有回流泵9用于驱动胶水移动。
其中,集胶斗的内侧外壁7上设有通孔作为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其与 耐磨层10连接在一起。耐磨层与施胶辊的端部紧贴固定。
在上述中,所称的耐磨层可从市场上购买任意可用的耐磨材料制成。
参考图3、4,显示了集胶斗的结构,其靠近外侧形成的是容纳溢出胶水的 收集腔体13,其连接耐磨层的侧面上设有多个通孔12作为安装孔,且在该侧面 上相对于槽型空间溢出胶水的位置设凹口6,在收集腔体的底部为出胶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市应强纸业有限公司,未经钟祥市应强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6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纱机主动式长丝喂入粗纱架
- 下一篇:一种3PE色母粒染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