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246.7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武江涛;代治兴;阮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双线 保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2/5立方英寸磁保持继电器为多组数片簧结构,受结构限制只能采用单工作气隙,切换的负载为阻性8A、28Vd.c.,如果切换阻性0.6A,100Vd.c.的高电压负载时,由于电压太高,不能可靠断弧,容易造成触点烧蚀,甚至出现触点粘死故障,不能满足用户对高电压负载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地目的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2/5立方英寸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采用平衡力式磁保持结构,由永久磁钢提供复原反力。接触系统设计为桥式结构,与电磁系统的“H”形簧片相匹配,触点接触形式设计为双断点串联形式,通过串联分压以提高触点的断弧能力,可靠切换阻性0.6A,100Vd.c.的高电压负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系统、连接卡及接触系统,所述电磁系统通过连接卡固接在所述接触系统上方;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衔铁、两个外轭铁、两个永久磁钢、两个内轭铁、两个线圈、两个铁芯、簧片、H形簧片、六个动触点、大轴架及固定件,所述衔铁通过两个大轴架对称固定在两个外轭铁间,所述线圈套装在穿设在内轭铁间的铁芯上,所述内轭铁设置在所述两个外轭铁内侧,所述永久磁钢夹持在所述外轭铁与内轭铁间,所述簧片与H形簧片顺次设置在所述衔铁上且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动触点设于所述簧片与H形簧片上;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底板及固连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过渡片、第二过渡片、静触点、引出脚及导电片,所述引出脚内端均与所述第一过渡片(42)、第二过渡片、静触点及导电片固接,且所述静触点固设于所述第一过渡片与第二过渡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片为桥式结构,且装配在其上的静触点所述H形簧片上的动触点相匹配,组成串联分压双断点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总体结构采用平衡力式磁保持结构,结构紧凑、牢靠,双断点桥式触点接触形式,实现串联分压功能,能满足用户高电压负载的特殊使用要求。
2、所述第二过渡片采用“桥式”结构设计,通过与衔铁上的“H”形簧片上的动触点构成串联分压双断点结构,以实现触点可靠分断电弧,满足寿命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串联分压功能。
3、接触系统将四个第一过渡片、第二过渡片、一个导电片点焊在引出脚上,该结构强度高,耐振性好,能提供足够的反力保证触点可靠接触。且设定了合理的触点间隙、触点压力,有效解决了触点负载和寿命的要求。并采用典型的玻璃绝缘子烧结工艺有效解决了继电器密封性问题。
4、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电子设备及自动控制装置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节能省电、耐环境指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渡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动簧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小型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具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磁系统2、连接卡3及接触系统4,所述电磁系统2通过连接卡3固接在所述接触系统4上方;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衔铁20、两个外轭铁21、两个永久磁钢22、两个内轭铁23、两个线圈24、两个铁芯25、簧片26、H形簧片27、六个动触点28、大轴架29及固定件30,所述衔铁20通过两个大轴架29对称固定在两个外轭铁19间,所述线圈24套装在穿设在内轭铁23间的铁芯25上,所述内轭铁23设置在所述两个外轭铁19内侧,所述永久磁钢22夹持在所述外轭铁19与内轭铁23间,所述簧片26与H形簧片27顺次设置在所述衔铁20上且通过固定件31固定,所述动触点28设于所述簧片26与H形簧片27上;所述接触系统4包括底板41及固连在所述底板41上的第一过渡片42、第二过渡片43、静触点44、引出脚45及导电片46,所述引出脚45内端均与所述第一过渡片42、第二过渡片43、静触点44及导电片46固接,且所述静触点44固设于所述第一过渡片42与第二过渡片4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