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845.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秀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秀泽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B01D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张阳阳 |
地址: | 0433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降膜 蒸发器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属于管式降膜蒸发器的布膜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布膜装置是管式降膜蒸发器的核心装置之一,布膜装置的作用就是将需蒸发的液体均匀地分布到管式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从而使液体中的溶解物结晶析出。蒸发器的加热管壁上必须形成均匀的降膜,降膜形成越快越均匀,加热效果会越好,蒸发效率越高。
传统的管式降膜蒸发器的布膜装置结构通常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内的上管板,上管板上固定设置多个加热管,上管板上方的布膜室内设置三层分配盘,分配盘上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布且上下贯通的分配孔。该布膜装置工作时,需蒸发的原液经壳体顶部的进液口流入布膜室,该原液流入布膜室内后依次流入第一层分配盘、第二层分配盘和第三层分配盘,液体从分配孔流入管式蒸发器内,此时,管内的原液被管壁外的高温蒸气加热,被加热的原液流入分离室,经分离室中的汽液分离装置分离后,水蒸气从排汽口逸出,其余母液和结晶物进入分离室的底部,从而实现结晶分离。
这种管式降膜蒸发器,由于液体是垂直落入加热管内,因此管壁不易形成降膜,影响蒸发效率,管内也会形成结疤,就要经常性的用硫酸清洗疏通,不仅会影响加热管寿命,还会影响蒸发器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使加热管内快速均匀地形成降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并延长加热管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内的上管板,蒸发器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液口,上管板的上方固定设有三层分配盘,每个分配盘上均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布且上下贯通的分配孔,上管板上固定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上端口均高出上管板,每个加热管的上端口均安装有一个引流器。
所述引流器的结构为立杆的上端设有分流盘,立杆的下端设有凸台式的双层固定爪,所述双层固定爪的下层固定爪直径小于加热管内径,且其上层固定爪直径大于加热管内径,所述下层固定爪安装在加热管内部且上层固定爪卡在加热管上端口,所述双层固定爪与加热管上端口设有流体间隙。
所述双层固定爪为3-5爪呈均匀放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加热管上端口高于上管板,液体滴落在加热管之间的凹处,然后溢流至加热管,从管壁流下,有利于降膜的形成,加热管上端口安装一个引流器,引流器上的分流盘将上方的水滴进一步打散使其不会垂直落入加热管而是完全落入加热管旁的凹处,以溢流的方式从双层固定爪之间的间隙流入加热管,使降膜形成更加快速均匀,增强蒸发效率,避免结疤的形成,降低维修周期,延长使用寿命,且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为蒸发器壳体,2为上管板,3为进液口,4为分配盘,5为加热管,6为引流器,7为立杆,8为分流盘,9为双层固定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管式降膜蒸发器高效布膜装置,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内的上管板2,蒸发器壳体1的顶端设有进液口3,上管板2的上方固定设有三层分配盘4,每个分配盘4上均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布且上下贯通的分配孔,上管板2上固定有多个加热管5,所述加热管5的上端口均高出上管板2,每个加热管5的上端口均安装有一个引流器6。
所述引流器6的结构为立杆7的上端设有分流盘8,分流盘8的作用是将流向加热管5的液滴分流至两侧凹处,立杆7的下端设有凸台式的双层固定爪9,所述双层固定爪9的下层固定爪直径小于加热管5内径,且其上层固定爪直径大于加热管5内径,所述下层固定爪安装在加热管5内部且上层固定爪卡在加热管5上端口,引流器6通过双层固定爪9稳定地活动放置在加热管5管口,所述双层固定爪9与加热管5上端口留有流体间隙,该流体间隙可以是双层固定爪9的多个爪之间的夹角形成,如图2-3所示,也可是双层固定爪9与加热管5上端口接触面形成的豁口形成。
所述双层固定爪9为3-5爪呈均匀放射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秀泽,未经郑秀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式中草药提取罐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提取雾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