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气机静叶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878.5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文;田丰;刘石;尹洪;史久志;刘志博;覃海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何秋林;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机静叶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静叶环。
背景技术
压气机是一种利用旋转机械能向流过它的空气做功,以提高空气压力的叶轮机械装置。用于燃气轮机的压气机一般为多级轴流式,每一级均由一转子叶片组件和一静子叶片组件构成。各级静子叶片组件沿轴向安装在压气机气缸的内壁上,相邻两级静子叶片组件间由转子叶片组件间隔。
现有技术中的静子叶片组件包括外环和多个静子叶片,静子叶片为翼型件,多个静子叶片径向均匀地固定在所述外环的内环面上,并通过所述外环安装在压气机气缸内壁上周向设置的滑槽中。
压气机转子叶片组件旋转对空气做功时,流过压气机流道的流体会在压气机静子叶片的前缘和后缘形成头波和尾波。经研究发现,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静子叶片上形成的头波和尾波很容易激励处于其上游和下游的动子叶片组件中的动子叶片,使动子叶片产生振动,严重时可能造成疲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弱对其上、下游动叶(动子叶片简称)激励作用的静叶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静叶环有利于减弱动叶的振动,延长动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一种压气机静叶环,包括外环和多个静叶,多个所述静叶径向固定在所述外环的内环壁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静叶在所述外环的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即所述静叶环的静叶栅距不均匀,或者说所述静叶环的静叶至少具有两种栅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外环在周向上非均匀地设有多个与所述静叶适配的开孔,多个所述静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开孔中,所述静叶一端插入所述开孔,满焊在所述开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外环在周向上非均匀地设有多个与所述静叶适配的开孔,多个所述静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开孔中,所述静叶一端插入所述开孔,满焊在所述开孔中,所述静叶环还包括内环,所述静叶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内环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所述静叶一端固定一块状结构的基座,所述外环在周向上非均匀地设有多个与所述基座适配的开孔,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基座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开孔中,所述基座满焊在所述外环的背面。
所述静叶环具有大栅距、中栅距、小栅距三种栅距。
所述外环由从周向上划分的两个半环构成,所述半环的横截面为一方形槽,且所述方形槽槽口端的槽壁横向外翻,形成两条用于与压气机气缸内壁上滑槽配合的滑动边缘,所述外环的槽口向外设置,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方形槽的槽底。
所述外环由钢板冲压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静叶环的静叶在周向非均匀设置,可减弱静叶头波和尾波对其上、下游动叶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减弱动叶的振动,延长动叶寿命;
2)本实用新型静叶插入外环上开孔再焊接的方式,不需要加工叶根,本实用新型静叶通过基座焊机在外环上开孔中的方式,相当于叶根的基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叶根,结构简单,无论本实用新型的静叶采取上述那种安装方式,都能节省一定的工艺流程;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可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加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叶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叶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压气机静叶环包括外环1和多个静叶2。
外环1由从周向上划分的两个半环构成,半环的横截面为一方形槽,如图1所示,且方形槽槽口端的槽壁横向外翻,形成两条用于与压气机气缸内壁上滑槽配合的滑动边缘11,外环1的槽口向外设置,槽底周向上设有多个与静叶2适配以便安装静叶2的开孔12,多个开孔12在外环1的周向上非均匀分布,以使静叶环上静叶2的栅距不均匀。静叶环上的静叶2具有大栅距L、中栅距M、小栅距S三种栅距,如图1所示,L>M>S,三种栅距可以以任意方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外环1可通过冲压工艺形成。
静叶2整体呈翼形,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外环1上的开孔12中,径向设置,具体安装形成为:静叶2一端插入开孔12,满焊在开孔12中,另一端即其自由端悬空或固定在一内环的外壁上。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