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8085.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豆利军;喻建达;李凤利;李松泽;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6 | 分类号: | B29C47/2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管材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聚乙烯管材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机头前端连接的部位为挤出机的料筒,机头末端连接的部位为模具。该机头只能适用于巴顿生产线,与其他挤出机不匹配,只能专机专用,另外由于该配套模具长度大,重量较重,更换起来较费力。而聚乙烯管材在生产时,往往由于规格更换频繁,换模次数增加,操作人员在换模上耽误的时间就较多。另由于该型号机头所匹配模具较长,加热时间也相应提高,增加了设备的能耗。特别是在黑色管材与橙色管材切换挤出生产时,由于换模时间长,原料在机头里存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原料分解,从而在挤出橙色管材时,表面粘附糊料,造成大量不合格管材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以期望可以解决机头只能专机专用、模具更换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包括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还包括一个法兰连接装置和一个过渡连接装置,所述法兰连接装置为中部具有圆台形通道的圆形法兰盘,所述法兰连接装置沿其圆周方向设置内外两圈螺栓孔,所述法兰连接装置通过外圈螺栓孔与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前端螺栓连接,通过内圈螺栓孔与挤出机的料筒螺栓连接;所述过渡连接装置为下底面具有法兰盘的空心圆台,它通过法兰盘与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的末端螺栓连接,所述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内的相应模芯和模套延伸至过渡连接装置的末端,所述过渡连接装置的末端设置用于与模具连接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法兰连接装置的外圈螺栓孔与内圈螺栓孔的间距为5.5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的前端接口处的直径为32mm,末端接口处固定设置一个直径为40mm的法兰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法兰连接装置的直径为32mm,所述圆台形通道的大口端直径为10mm,小口端直径为6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渡连接装置的法兰盘直径为40mm,所述空心圆台的大口端直径为30mm,小口端直径为15mm。
所述模具为德国巴顿菲尔生产线使用的模具或者德国克劳斯玛菲生产线使用的模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挤出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作为机头,既可适用于原巴顿生产线各种规格型号管材的挤出,又可适用于克劳斯马菲生产线各种规格型号管材的挤出,实现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另外,改造后,由于克劳斯马菲生产用模具长度短,安装轻便,可以节省大量的换模时间,从而节省生产费用。同时,由于模具变短,换模时间缩短,原料在机头存储时间较短,避免了原料分解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了质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的法兰连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的过渡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管材挤出装置的法兰连接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现有的模内双层共挤复合机头,机头的前端101与挤出机的料筒连接,机头的后端102与模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机
- 下一篇:单储料缸式五层共挤塑料中空成型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