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制高脚马踏镫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809323.5 申请日: 2015-10-20
公开(公告)号: CN205084338U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发明(设计)人: 陈辉;龙和文 申请(专利权)人: 陈辉
主分类号: A63B25/00 分类号: A63B25/00
代理公司: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代理人: 朱跃平
地址: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制高脚马踏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动器械,一种竹制高脚马踏镫。

背景技术

高脚马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运动或者娱乐活动项目,民间有叫竹马、踩高跷的。运动时,用两根竹杆或者木棒,在其中间适当位置设置双脚踩踏的支撑点,双脚踩上去将人蹭高着行走。这种运动方式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运动技巧和体力耐力。由于这种运动好玩好看,也容易模仿,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玩,久而久之,这种运动在2003年演变发展成了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项比赛项目,比赛的方式以竞速为主,设置男女100米、200米、2×200米、男女混合4×100米竞赛项目。

此外,高脚马的比赛在一些地方还可以进行越野、障碍和竞技比赛。越野赛跑,就是在郊外赛跑,需要跨过溪沟、通过泽沼或稻田、走过沙滩、穿过小林,有上坡、下坡。障碍赛跑,就是在竞速的途中设几个障碍物,看谁能成功越过或者克服障碍最先到达终点。竞技,就是骑在竹马上,在规定的场地上,在不下马的条件下比谁骑的姿势多、姿势优美、难度大等。

高脚马目前虽然还没有被列为国际上知名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但该项目的群众基础好,特别在中国历史悠久,娱乐性和观赏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最终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的可能。研制与高脚马运动相关的器材器械,促进此项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现有高脚马比赛中使用的踏镫是用木棒、竹杆,铁棍等在上面设置固定踩踏点,以便双脚踏住行走,踩踏点多用绳索绑在杆身上,留出一部分绳索斜悬在杆上,支撑点只有一个,实质就是斜悬挂套。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当脚踩在挂套上行走时,脚掌会以悬挂点为圆心摆动,脚趾会与杆身撞击,行走速度越快,撞击就越剧烈,脚趾的疼痛就厉害。虽然穿上运动鞋可以减轻撞击造成的伤害,但终究让运动者感到不适,影响运动成绩,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高脚马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竹制高脚马踏镫,使其踩踏点结构更合理,行走时脚趾不会与杆身撞击,踩踏更舒适,使用更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竹制高脚踏镫,它有主杆、棕绳和绑挂点,其特征在于主杆踩踏点处的竹节上有2-4个踩蹬竹枝丫,上面的竹节上有1-3个上挂竹枝丫作为绑挂点,棕绳缠绕挂系于上挂竹枝丫上,并斜拉于踩蹬竹枝丫上形成包容脚掌的绳槽,棕绳斜拉踩蹬竹枝丫的同时编绕于各个踩蹬竹枝丫。

主杆和两边踩蹬竹枝丫间各有一块肘篾片绑系固定,以增加踩蹬竹枝丫的强度,保持开度。

两侧的肘篾片用同一块竹片烘烤热弯成U形,用胶带裹绑固定于主杆和踩蹬竹枝丫上。

踩蹬竹枝丫以三个为最佳。中间一个为主叉丫,两边的为边叉丫。

在踩蹬竹枝丫间有横编篾片,用以固定各踩蹬竹枝丫的间距,增加强度。

棕绳粗度为3-5mm。

主杆下端离踩蹬竹节处的距离为25-40cm。

主杆高度140-150cm,下端头处有包箍,以防开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双脚踩在踩蹬竹枝丫上,半个脚掌容纳在棕绳和踩蹬竹枝丫围成的绳槽中,由于踩蹬竹枝丫与主杆和棕绳固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形体稳定,人体的重量的相当一部分通过棕绳、肘篾片等部件分散传递到主杆上,避免了应力在踩蹬竹枝丫上的集中,因而不会折断或者撕裂踩蹬竹枝丫。更主要的是踩蹬竹枝丫与主杆为一体,行走时棕绳不会作以上挂竹枝丫为圆心的摆动,避免脚趾与主杆的撞击,因而不会伤及运动员,行走会更舒适,操作更方便,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比赛成绩。

本实用新型全部采用天然的竹材制作,绿色环保,取材便利,成本低廉,主杆、上挂竹枝丫和踩蹬竹枝丫经过一定的烘烤矫形,不仅使整个高脚马踏镫的造型更完美,强度更高,而且使其具有抗虫蚀的特性,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右视图。

图3是俯视图。

图1-3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主杆;2-上挂竹枝丫;3-棕绳;4-横编篾片;5-主叉丫;6-肘篾片;7-绑裹胶带;8-包箍;9-边叉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选择竹节有2-4个岔枝的成熟竹子,当然最好选有三个岔枝的,竹龄2-5年的竹子,粗度3-5cm为宜。以踩蹬点处的竹节为基点,截取合适长度,通过修剪,留取基点处的三个岔枝作为踩蹬竹枝丫,其中,中间的一个作为主叉丫5,两边的两个为边叉丫9;留取基点上一个竹节上的两个岔枝为上挂竹枝丫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辉,未经陈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9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