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车身智能控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4905.4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伟;沈祖英;姜筱华;蔡剑峰;黄雪峰;危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E05F1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车身 智能 控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智能控制模块,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智能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气场市场近年来以接近40%的速度快速增长,尤其以实现汽车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最为明显。在当下车身电子系统中,主要实现对空调系统、灯光系统、车身防盗系统、玻璃升降系统,以及座椅控制和辅助倒车系统的控制。随着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技术、环保要求、舒适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不断的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如功能的多样化,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和体积微型化以及控制系统网络化。但现在的车窗升降系统中,当车速较快或者是外部较冷时,忽然打开车窗会造成车内外压力差变化大,对车身稳定形成威胁;车身控制系统普遍使用CAN总线协议,线束成本较高,同时也存在着功能不完善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根据车速及内外温差调整车窗启动速度的低成本、多功能新能源汽车车身智能控制模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汽车车身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A/D转换模块,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车速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机、车窗按键开关、LIN收发器及LIN总线以及CAN拓宽模块;其中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通过A/D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交换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对车速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车窗按键开关提供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机驱动模块对电机进行控制,所述微处理器通过LIN收发器将信号传递到LIN总线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采用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采用工作范围在40度到100度的LM335A芯片。
优选的,所述A/D转换模块采用TLC2543芯片。
优选的,所述LIN收发器采用TJA1020芯片。
该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为:当驾驶员操作车窗按键开关时,微处理器会收到车窗按键开关的开或者是关的请求,此时发出信号通过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读取车速传感器和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的信息,通过对信号的分析,来判断此时玻璃的升降速度。进而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升降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LIN作为控制总线,有效节约了成本;
2、留有CAN拓展模块,便于后续的拓展服务,增加了控制模块的功能性;
3、可以根据车速及车内外温差调整车窗升降的速度,避免因骤开骤降导致的车内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2、A/D转换模块;3、微处理器;4、电机驱动模块;5、电机;6、车速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7、LIN收发器;8、LIN总线;9、车窗按键开关;10、CAN拓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新能源汽车车身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3、A/D转换模块2,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1、车速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6、电机驱动模块4、电机5、车窗按键开关9、LIN收发器7及LIN总线8以及CAN拓宽模块10;其中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1通过A/D转换模块2与微控制器3交换信号,所述微处理器3对车速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6、车窗按键开关9提供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所述微处理器3通过电机驱动模块4对电机5进行控制,所述微处理器3通过LIN收发器7将信号传递到LIN总线8上。所述电机驱动模块4采用单片机,所述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1采用工作范围在40度到100度的LM335A芯片,所述A/D转换模块2采用TLC2543芯片,所述LIN收发器8采用TJA1020芯片。
该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为:当驾驶员操作车窗按键开关时,微处理器会收到车窗按键开关的开或者是关的请求,此时发出信号通过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读取车速传感器和车内外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的信息,通过对信号的分析,来判断此时玻璃的升降速度。进而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升降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LIN作为控制总线,有效节约了成本;留有CAN拓展模块,便于后续的拓展服务,增加了控制模块的功能性;可以根据车速及车内外温差调整车窗升降的速度,避免因骤开骤降导致的车内不稳定,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4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