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气燃烧器及使用该干气燃烧器的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2967.1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徐福印;邓雨生;劳天国;吴晓兰;黄海鹏;魏志浩;黄良进;吴聪;柯茂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F23C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侯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使用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气燃烧器,还涉及使用干气燃烧器的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干气,但未能综合利用,很多企业都 是通过火炬燃烧,造成极大的浪费。虽然有一些企业把部分干气引到锅炉进行燃 烧,但锅炉只能单烧干气或重油,由于实际生产中干气量波动非常大,造成锅炉 变负荷甚至开停非常频繁,造成设备故障率大增和下游蒸气管网的大幅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燃油耗量、节能减排、提高经济 效益的干气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干气燃烧器的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干气燃烧器,包括机 壳、内置于机壳中的点火装置、配风装置和用于燃烧燃料油的管形的燃油枪,所 述点火装置位于机壳的后端,且处于燃油枪的后管口,燃油枪的前管口伸出机壳 前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内增设用于燃烧干气的管形的干气枪,所述点火 装置位于干气枪的后管口,所述干气枪的前管口伸出机壳前端,所述干气枪和燃 油枪共用点火装置和配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分别燃烧燃料油和干气,通过配风装置的合理配风,在干气 量较小时,可以实现在同一燃烧器里进行油气混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干气枪为6个,按照圆周分布,所述燃油 枪为一个,由所述干气枪围括于中心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使用上述干气燃烧 器的锅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中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是所述 干气燃烧器,所述干气燃烧器为6个,以两个干气燃烧器为一组,三组干气燃烧 器分别处于炉体内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三组干气燃烧器可以根据实际干气量的变化实现各组各个干气燃 烧器的油气混烧,解决了锅炉油气混烧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根据干气量变化及时 投入燃料油枪的目的,防止锅炉因干气量波动后,需停炉或负荷大幅变化,影响 下游化工蒸汽管网。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解富余干气,减少燃油耗量,杜绝干气 火炬排放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锅炉油气混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锅炉内部上、中、下部 三组干气燃烧器可以根据实际干气量的变化实现炉内各组干气燃烧器油气混烧。 通过配风系统的合理配风,低负荷时还可以实现在同一燃烧器里进行油气混烧; 达到了根据干气量变化及时投入燃料油枪的目的,防止锅炉因干气量波动后,需 停炉或负荷大幅变化,影响下游化工蒸汽管网。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解富余干气, 减少燃油耗量,杜绝干气火炬排放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经济 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气燃烧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干气燃烧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炉内干气燃烧器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燃烧器,包括机壳1、内置于机壳中 的点火装置2、配风装置和用于燃烧燃料油的管形的燃油枪3,点火装置2位于机 壳1的后端,且处于燃油枪3的后管口,燃油枪3的前管口伸出机壳1前端,在 机壳1内增设用于燃烧干气的管形的干气枪4,点火装置2位于干气枪4的后管口, 干气枪4的前管口伸出机壳1前端,干气枪4和燃油枪3共用点火装置2和配风 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干气枪4为6个,按照圆周分布,燃油枪3为一个,由干气 枪4围括于中心部位。本实用新型干气燃烧器可以分别燃烧燃料油和干气,通过 配风装置的合理配风,在干气量较小时,可以实现在同一燃烧器里进行油气混烧。
如图3所示,一种使用上述干气燃烧器的锅炉,包括炉体5和设置在炉体5 中的燃烧器,燃烧器是干气燃烧器,干气燃烧器为6个,以两个干气燃烧器为一 组,三组干气燃烧器分别处于炉体内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即干气燃烧器6、7为 一组位于炉体内的下部,干气燃烧器8、9为一组位于炉体内的中部,干气燃烧器 10、11为一组位于炉体内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2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滑高链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缩短火焰喷出长度的燃烧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