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1644.9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琳;杜辉;张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琳;杜辉;张亚东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浓缩 岩心 石油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岩心中石油的提取和浓缩实验需使用毒性很大的有机溶剂,如喹啉、二氯甲烷等,这些有机溶剂易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周边环境,并危害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分步进行岩心中石油的提取和浓缩,一方面多步操作会导致原油产物在物料转移过程中的损失,影响实验精确度;另一方面,在实验装置的拆卸和物料的转移过程中,会发生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身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实验装置步骤多、产物易损失、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对实验人员人身危害大的弊端,提供了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包括溶剂瓶、收集瓶、三向旋塞阀、岩心石油提取装置、球形冷凝管、安全瓶、吸收瓶和玻璃导管,所述溶剂瓶通过蒸汽管连接到岩心石油提取装置顶部侧面,岩心石油提取装置顶部连接球形冷凝管,岩心石油提取装置底部侧面的虹吸管通过三向旋塞阀与溶剂瓶和收集瓶连接,球形冷凝管上端口通过玻璃导管连接安全瓶与吸收瓶。
三向旋塞阀为不锈钢材料制成,避免有机溶剂的腐蚀。
岩心石油提取装置为透明结构,即采用玻璃材料,从而可以观察岩心中石油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吸收瓶内注入可吸收有机溶剂的液体,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至环境中。
安全瓶防止发生倒吸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在溶剂瓶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将岩心样品放置入岩心石油提取装置中;然后旋转三向旋塞阀使其连通溶剂瓶与岩心石油提取装置;缓慢加热有机溶剂,控制加热速率使球形冷凝管中的冷凝液逐滴滴下;冷凝的有机溶剂积累在岩心石油提取装置中浸泡岩心样品,岩心中的石油逐渐溶解至有机溶剂中;当岩心石油提取装置中冷凝的有机溶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会通过虹吸作用循环回溶剂瓶中;观察岩心石油提取装置中冷凝的有机溶剂的颜色,当有机溶剂保持无色后,选择三向旋塞阀连通岩心石油提取装置和收集瓶,使溶剂瓶中的有机溶剂通过蒸发、冷凝逐渐转移至收集瓶中,最终在溶剂瓶中得到浓缩的石油产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以一次实现岩心中石油的提取与浓缩,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避免了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溶剂瓶,2-收集瓶、3-三向旋塞阀、4-岩心石油提取装置、5-球形冷凝管、6-安全瓶、7-吸收瓶、8-玻璃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包括溶剂瓶(1)、收集瓶(2)、三向旋塞阀(3)、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球形冷凝管(5)、安全瓶(6)、吸收瓶(7)、玻璃导管(8)。所述溶剂瓶(1)通过蒸汽管连接到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顶部侧面,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顶部连接球形冷凝管(5),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底部侧面的虹吸管通过三向旋塞阀(3)与溶剂瓶(1)和收集瓶(2)连接,球形冷凝管(5)上端口通过玻璃导管(8)连接安全瓶(6)与吸收瓶(7)。
三向旋塞阀(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为透明结构。
使用时,首先在溶剂瓶(1)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将岩心样品放置入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中;然后旋转三向旋塞阀(3)使其连通溶剂瓶(1)与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缓慢加热有机溶剂,控制加热速率使球形冷凝管(5)中的冷凝液逐滴滴下;冷凝的有机溶剂积累在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中浸泡岩心样品,岩心中的石油逐渐溶解至有机溶剂中;当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中冷凝的有机溶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会通过虹吸作用循环回溶剂瓶(1)中;观察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中冷凝的有机溶剂的颜色,当有机溶剂保持无色后,选择三向旋塞阀(3)连通岩心石油提取装置(4)和收集瓶(2),使溶剂瓶(1)中的有机溶剂通过蒸发、冷凝逐渐转移至收集瓶(2)中,最终在溶剂瓶(1)中得到浓缩的石油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琳;杜辉;张亚东,未经刘洋琳;杜辉;张亚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1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