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78081.8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麻建锁;蔡焕琴;白润山;徐占神;周苗苗;冯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5/06 | 分类号: | E01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传力式 联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铺设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
背景技术
目前供港口码头堆场、临时工程道路铺设、广场地面铺设、以及停车场和小区地面铺设使用的联锁块,大部分由普通混凝土制备,致使砂石消耗量逐年快速增加,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联锁块的形状较多,但主要以矩形和异形联锁块块体为主,在码头堆场和临时工程中,异性联锁块使用较多,多数没有联锁,形成联合受力;少数联锁块之间只是有水平连接咬合。这些联锁块整体受力不佳,仍然会有局部受力较大情况,导致单个联锁块受较大压力,对联锁块和基层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现有联锁块使用时存在局部联锁块受力较大情况,导致单个联锁块受较大压力,对联锁块和基层带来不同程度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互传力式联锁块,其包括:
联锁块本体:
所述联锁块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
所述联锁块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顶面和底面为正方形;
三棱柱:
所述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三棱柱的高度等于所述顶面边长的一半;
所述棱柱的第一直角边所在平面贴合在联锁块本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一直角边的长度与联锁块本体的高度相等;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或底面所在平面重合;
联锁块本体的每一个侧面均具有两个三棱柱,并且三棱柱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交替地与顶面和底面重合。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其主要制备原料为铁尾矿粉、铁尾矿砂和水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顶面和底面的边长为150mm~500mm。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互传力式联锁块,进一步,所述联锁块本体的高度为30mm~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铺设在地面时,相邻互传力式联锁块的三棱柱之间相互交叉咬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物体对单一互传力式联锁块的压力会分散到与之相邻的其他互传力式联锁块,同时由于物体对地面受力面积的加大,对地面的压力更加分散,降低了互传力式联锁块或地面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联锁块本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第四侧面,2、三棱柱,21、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22、第二直角边所在平面与顶面所在平面重合的三棱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互传力式联锁块,其包括:
联锁块本体1:
所述联锁块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
所述联锁块本体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顶面和底面为正方形;
三棱柱2:
所述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三棱柱的高度等于所述顶面边长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78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卧式沥青恒温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护锁防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