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微调模型箱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5672.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东;佘跃心;刘剑雄;曹茂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调 模型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微调模型箱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模型箱主要用于建筑物基础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周围土体变形场的研究。在实验准备阶段需要把基础结构预先贴合在钢化玻璃制成的观察面内表面,然后分层加土压实至接近基础结构顶部位,通过加载前后摄取的数字图像的匹配计算获得基础结构周围土体变形数据。传统的加载装置通过人工调节加载方向和位置,垂直加载精度差,而且不能快速实现试验区域内任意点的加载,申请人于2015-05-08日申请了一件名称为“一种岩土模型箱垂直加载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由于压力传感器与滑动底座为固定连接,无法实现压力传感器进行横向微调整,从而影响试验数据采集的范围和精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微调模型箱加载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模型试验阶段,压力传感器与滑动底座为固定连接,无法实现压力传感器横向微调整,从而影响试验数据的采集范围,影响采集精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微调模型箱加载装置,包括模型箱本体(1),所述模型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试验底座(2),试验底座(2)两侧对称设置有直线导轨(3),加载反力架(4)通过直线导轨(3)与试验底座(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加载反力架(4)上部设置有加载装置(5),加载装置(5)包括安装壳体(51),安装壳体(51)上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2),下部设置有滚珠丝杠(53),滚珠丝杠(53)自由端通过滑动底座(54)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5),滑动底座(54)下端面沿横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微调导轨(56),压力传感器(55)上端面设置有两个与微调导轨(56)相匹配的微调导槽(57),压力传感器(55)通过微调导槽(57)、微调导轨(56)的配合与滑动底座(54)可微调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安装壳体(51)底部通过滑座(6)与加载反力架(4)的横向支架(41)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滑动底座(54)通过导向装置(7)与加载反力架(4)滑动连接,加载反力架(4)包括一组对称垂直设置移动立柱(42),移动立柱(42)底部设置有与直线导轨(3)相匹配的滑槽(43),两移动立柱(42)内侧均设置有圆柱形导柱(44);所述的导向装置(7)包括水平设置的滑杆(71),滑杆(71)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套(72),滑杆(71)通过滑套(72)与导柱(44)上下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压力传感器与滑动底座之间设置可匹配微调的微调导槽、微调导轨,从而实现压力传感器在横向位置的微调整,进一步提高采集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型箱本体1,所述模型箱本体1底部设置有试验底座2,试验底座2两侧对称设置有直线导轨3,加载反力架4通过直线导轨3与试验底座2滑动连接,加载反力架4上部设置有加载装置5,加载装置5包括安装壳体51,安装壳体51上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2,下部设置有滚珠丝杠53,滚珠丝杠53自由端通过滑动底座54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5,滑动底座54下端面沿横向对称设置有两条微调导轨56,压力传感器55上端面设置有两个与微调导轨56相匹配的微调导槽57,压力传感器55通过微调导槽57、微调导轨56的配合与滑动底座54可微调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壳体51底部通过滑座6与加载反力架4的横向支架4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底座54通过导向装置7与加载反力架4滑动连接,加载反力架4包括一组对称垂直设置移动立柱42,移动立柱42底部设置有与直线导轨3相匹配的滑槽43,两移动立柱42内侧均设置有圆柱形导柱44;所述的导向装置7包括水平设置的滑杆71,滑杆71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套72,滑杆71通过滑套72与导柱44上下滑动连接。
结合图1、2、3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5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