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7066.0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敬良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2;A01K8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鱼竿。
背景技术
现有鱼竿的基本结构原理为:鱼竿由多节构成,多节鱼竿之间互相套接,其中位于最前端的鱼竿节的直径最细,位于最后端的鱼竿节的直径最粗,这种鱼竿结构复杂,较为笨重,不便于携带,而且鱼竿长度固定,如果需要不同长度的鱼竿,则需要携带多根鱼竿,增加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鱼竿。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鱼竿,包括手竿、钓竿,所述钓竿固定于所述手竿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竿包括第一手竿、第二手竿、第三手竿,所述钓竿包括短钓竿、延长钓竿,所述手竿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钓竿的前端设有引线,所述手竿与手柄之间插嵌连接,所述钓竿与手竿之间过盈连接。
所述手竿包括握柄部分、连接部分、延长部分,所述握柄部分与所述连接部分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握柄部分为圆形棱锥结构,所述手柄套于所述握柄部分上,所述连接部分的后侧为圆锥形结构,前端为筒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分的前端与所述延长部分粘接连接,所述延长部分与所述手竿连接。
所述第一手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手竿的长度,所述第二手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手竿的长度。
所述钓竿与手竿过盈连接时,所述钓竿套于所述手竿的外侧。
所述手竿前端的外径等于所述钓竿后端的内径,所述短钓竿的后端内径等于所述延长钓竿的前端外径。
所述钓竿的首段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钓竿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凹槽为所述钓竿铸造后热压形成。
所述引线通过卡箍与所述钓竿连接,所述卡箍套于所述钓竿上,所述引线贯穿于所述卡箍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鱼竿,其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变手竿与钓竿的连接调节鱼竿长度,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同时钓线可以通过引线连接,不用在鱼竿上穿线和上轮,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竿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竿;11、第一手竿;12、第二手竿;13、第三手竿;1a、握柄部分;1b、连接部分;1c、延长部分;2、钓竿;21、短钓竿;22、延长钓竿;3、手柄;4、引线;5、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鱼竿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鱼竿,包括手竿1、钓竿2,所述钓竿2固定于所述手竿1的前端,所述手竿1包括第一手竿11、第二手竿12、第三手竿13,所述钓竿2包括短钓竿21、延长钓竿22,所述手竿1的后端设有手柄3,所述钓竿2的前端设有引线4,所述手竿1与手柄3之间插嵌连接,所述钓竿2与手竿1之间过盈连接
所述第一手竿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手竿12的长度,所述第二手竿1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手竿13的长度。
所述钓竿2与手竿1过盈连接时,所述钓竿2套于所述手竿1的外侧。
所述手竿1前端的外径等于所述钓竿2后端的内径,所述短钓竿21的后端内径等于所述延长钓竿22的前端外径。
所述钓竿2的首段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钓竿2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凹槽为所述钓竿2铸造后热压形成。
所述引线4通过卡箍5与所述钓竿2连接,所述卡箍5套于所述钓竿2上,所述引线4贯穿于所述卡箍5内。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手竿1包括握柄部分1a、连接部分1b、延长部分1c,所述握柄部分1a与所述连接部分1b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握柄部分1a为圆形棱锥结构,所述手柄3套于所述握柄部分1a上,所述连接部分1b的后侧为圆锥形结构,前端为筒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分1b的前端与所述延长部分1c粘接连接,所述延长部分1c与所述手竿1连接。
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先选择适合的手竿1,然后可以将短钓竿21直接安装在手竿1上,直接插嵌,方便连接;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在短钓竿21与手竿1之间连接延长钓竿22;
可以用手指紧握所述凹槽增加摩擦力,完成插嵌。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敬良,未经侯敬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7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鱼情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