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收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7028.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雁和;全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张耐寒 |
地址: | 529727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是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收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AOD炉除尘收集架
背景技术
AOD炉(argonoxygendecarburizationfurnace)指氩氧精炼法的精炼设备。AOD炉在精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滤膜将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和回收,有些直径比较小的粉尘不能被滤膜吸附导致这些粉尘排放到空气当中污染环境,做不到对粉尘更有效的吸附,同时滤膜的存在影响了空气流通,导致整个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排出去,容易发生危险和影响装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收集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带有静电的除尘板,达到了对粉尘更加有效的吸附,避免粉尘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收集架,包括壳体和排气管,壳体底部具有供粉尘进入的入口,排气管连接在壳体的上方,壳体的顶部内壁设置带有静电的除尘板,该除尘板上分布有间隔排列的多个除尘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除尘板的下方设置一对竖直放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上端与除尘板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下端与壳体的底壁固接。
两支撑板分别与壳体的两侧壁间形成用于粘附粉尘的除尘室。
壳体的后部设有与该壳体连通的后排气通道,该后排气通道与排气管连通。
优选地,排气管为多个,并接于壳体上部的后侧。
优选地,除尘板上的除尘片呈梳齿状排列。
优选地,除尘板为两片。
两片除尘板倾斜设置,两除尘片呈“八”字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带有静电的除尘板,对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更加有效的吸附和回收,避免有害的气体和灰尘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由于静电吸附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粉尘全部进行吸附,而且除尘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可以吸附整个装置的粉尘,吸附效率高,而且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尘收集架的竖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收集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除尘板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壳体;2、AOD炉;3、支撑板;4、除尘板;5、排气管;7、左除尘室;8、右除尘室;9、后排气通道;10、除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知,一种除尘收集架,包括壳体1和排气管5,壳体1底部具有供粉尘进入的入口,粉尘可以由AOD炉2提供,排气管5连接在壳体1的上方,壳体1的顶部内壁设置带有静电的除尘板4,该除尘板4上分布有间隔排列的多个除尘片10,AOD炉2在精炼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粉尘,粉尘在热气的作用下与空气一起向上流动,AOD炉2的两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支撑板3,该支撑板3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固接,其上端与带有静电的除尘板4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该支撑板3用于支撑和固定除尘板4,当然除尘板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支撑板3本身具有比较大的横截面积,可以吸附一定数量的粉尘,防止带有粉尘的空气四处扩散,引导空气向上流动。
此外,两支撑板3分别与壳体1的两侧壁间形成用于粘附粉尘的左除尘室7和右除尘室8,壳体1的后部设有与该壳体1连通的后排气通道9,该后排气通道9与排气管5连通,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从AOD炉2中产生的粉尘可以通过后排气通道9流动到左除尘室7和右除尘室8,这两个除尘室可以对这些少量溢出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粘附,因为左右除尘室与粉尘的接触面积大,所以也能起到很好的粘附效果,两个除尘室都与排气管5连通,没有处理掉的带有粉尘的气体可以在排气管5中作进一步的吸附,直径较大的粉尘因为重力的作用直接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7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絮状物自动感应收集装置
- 下一篇:升降式裁房垃圾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