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制时钟流水喷泉工艺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8512.7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郑进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进潘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流水 喷泉 工艺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泉工艺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时钟流水喷泉工艺品。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于是很多家居、酒店、餐厅等场所出现了工艺品摆设,以获得更好的装饰和观赏效果。但现有的工艺品通常采用陶瓷、石头、树脂、塑料等材料制作而成,不仅结构设计受到局限,且缺少自然气息,生产制作也不环保,而且其功能也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制时钟流水喷泉工艺品,它具有结构简单、观赏性更强、生产制作更环保以及功能更多样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制时钟流水喷泉工艺品,包括竹制的背板本体,该背板本体的一侧安装有竹制时钟,其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竹筒杯,所述竹筒杯上设置有竹制出水管,所述竹筒杯下方设置有与上述竹制出水管配合的竹制水箱体,所述竹筒杯上方设置有与其对应配合的竹制送水件,所述竹制水箱体内设置有水泵和与该水泵相接的引水管,该引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竹制送水件的进水口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竹筒杯的数量为多个,并上下层叠错落设置,最上方的竹筒杯与所述竹制送水件的出水口相配合,位于上方的竹筒杯的竹制出水管和与之对应的下方竹筒杯相配合,最下方的竹筒杯的竹制出水管与所述竹制水箱体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竹筒杯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
作为优选,所述竹制送水件为竹制送水槽或竹制送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竹制时钟下方设置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竹制收纳筒。
作为优选,所述引水管设置在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水流由竹制送水件流入至竹筒杯内,再由竹筒杯的竹制出水管流入到竹制水箱体内,最后由竹制水箱体内的水泵将其抽吸至竹制送水件内形成水流循环,本实用新型的造型设计均取自竹材,不仅自然、低碳、环保,还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展示自然物原有的观赏价值,非常适合用于家居、办公室,酒店、餐厅等场所摆设,提高人们的生活实用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本体;2、竹制时钟;3、竹筒杯;4、竹制出水管;5、竹制水箱体;6、竹制送水件;7、引水管;8、竹制收纳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竹制时钟流水喷泉工艺品,包括竹制的背板本体1,该背板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竹制时钟2,其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竹筒杯3,所述竹制时钟2下方设置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竹制收纳筒8,所述竹筒杯3上设置有竹制出水管4,所述竹筒杯3下方设置有与上述竹制出水管4配合的竹制水箱体5,所述竹筒杯3上方设置有与其对应配合的竹制送水件6,该竹制送水件6为竹制送水槽或竹制送水管,所述竹制水箱体5内设置有水泵和与该水泵相接的引水管7,引水管7设置在所述背板本体1的背面,不会影响外观和整体的美观性,该引水管7的出水口与所述竹制送水件6的进水口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竹筒杯3的数量为多个,同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并上下层叠错落设置,最上方的竹筒杯3与所述竹制送水件6的出水口相配合,位于上方的竹筒杯3的竹制出水管4和与之对应的下方竹筒杯3相配合,最下方的竹筒杯3的竹制出水管4与所述竹制水箱体5配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水流由竹制送水件6流入至竹筒杯3内,再由竹筒杯3的竹制出水管4流入到竹制水箱体5内,最后由竹制水箱体5内的水泵将其抽吸至竹制送水件6内形成水流循环,本实用新型的造型设计均取自竹材,不仅自然、低碳、环保,还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展示自然物原有的观赏价值,非常适合用于家居、办公室,酒店、餐厅等场所摆设,提高人们的生活实用乐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进潘,未经郑进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8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