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6851.1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权;陆继波;王海庆;王禄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6 硅锭半熔 高效 生产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板,特别是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多晶硅锭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市场主流的GTSolar提供的定向凝固系统进行制备,该方法通常包括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和冷却等步骤。但常规铸锭炉由于热场尺寸限制,仅可制备单锭尺寸在840*840mm左右的G5硅锭,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铸锭和石墨器件制备厂商通过优化隔热罩结构等,创新性的开发出了单锭尺寸在1000*1000mm的G6硅锭,单锭投炉量由G5锭的500kg左右大幅提升到G6硅锭的800kg,不光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单公斤电耗等显著降低,由常规的8.5度/kg降低到7度/kg,受到了硅片制造厂商的热捧,目前基于GT-480炉台改造G6炉台的厂商,国内领先的有GCL、环太、天合等。
与此同时,基于市场对于硅片转换效率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内硅片制造厂的科技研发人员基于籽晶诱导生长、形成均匀细小晶粒来达到抑制位错增殖,提升了硅片光电转换效率原理,在硅片制造成本增加不大的基础上硅片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由原先的17%左右大幅提升到了18%左右,大大促进了光伏行业平价发电目标实现的进程;但此过程中也存在边角部籽晶难保留等问题,技术人员创新性的通过在护板外部增加保温硬毡,控制熔化阶段辐射热对于边角部晶砖籽晶的熔化速率,实现籽晶全保留的目标,但在这样过程中也存在如下缺点:
1)控制熔化阶段辐射热对于边角部籽晶熔化速率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为增加长纤硬毡隔热,但保温硬毡均有一定的厚度,基本在1.8cm以上,导致在护板外侧增加保温硬毡后,保温硬毡与侧边加热器间隔小,经常性的出现保温硬毡剐蹭侧边加热器,造成生产异常的现象;
2)基于GTSolar的G5炉台改造的G6炉台,受限于炉腔尺寸的影响,安装G6保温罩后,保温罩和护板间的间隔仅有2.5cm左右,如增加2cm的保温硬毡,极易发生加热器与保温硬毡剐蹭的现象,造成侧边加热器断裂频率高,制造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工人的投料控制难度,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有效降低保温硬毡剐蹭导致侧边加热器断裂的概率,并降低工人投炉时的操作难度,降低生产异常和硅片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包括主板、保温硬毡和螺栓,其中,所述主板顶端设有若干排气槽和螺栓孔,所述排气槽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排气槽之间,所述主板两侧设有若干螺母安装孔,所述主板底端设有凹槽和若干溢流槽,所述凹槽设置于主板表面,所述溢流槽平行间隔设置于主板底部,所述保温硬毡设置于凹槽内,通过螺栓穿过螺母安装孔实现与主板相连,所述保温硬毡上设有若干半孔,所述半孔平行间隔设置,并与溢流槽位置对应设置。
上述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其中,所述主板的高度H,所述H在600~610mm之间,所述主板的长度为L1,所述L1在1080~1090mm之间,所述主板的厚度W1,所述W1在26~30mm之间。
上述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其中,所述排气槽高度为h1,所述h1为430mm,所述排气槽长度为L2,所述L2在84~94mm之间。
上述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其中,所述凹槽的高度h2,所述h2为130mm,所述凹槽的长度为L3,所述L3=L1,所述凹槽的厚度W2,所述W2在3~8mm之间。
上述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其中,所述溢流槽高度为h3,所述h3为12.5mm,所述溢流槽长度为L4,所述L4为210mm。
上述一种G6硅锭半熔高效生产用异型护板,其中,所述保温硬毡的高度h4,所述h4为130mm,所述保温硬毡的长度为L5,所述L5为1125mm,所述保温硬毡的厚度W3,所述W3在18~22mm之间,所述保温硬毡表面至主板表面的间距为d,所述d在13~17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6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苎麻智能简易剥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件窗口的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