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摆动的上螺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2743.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摆动 螺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摆动的上螺钉机构。
背景技术
螺钉是一种常用的紧固连接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目前,人们采用螺钉紧固时,通常是一手握持螺旋丝锥,另一只手握住螺钉,手动将螺钉拧到被紧固件中,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尚可接受,但是对于一些加工工厂来说,加工出的机械配件,尤其是汽车、摩托车配件,通常需要采用螺钉将各个配件组装到一起,组装量大,如果还采用手动的方式,无疑浪费人力资源,且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水平摆动的可自动上螺钉的机构,以提高上螺钉的工作效率。
本方案中的水平摆动的上螺钉机构,包括竖直的转轴,转轴的上端设有水平的转盘,与转盘一体成型的设有水平的扇形摆块,扇形摆块上开有螺钉定位孔,螺钉定位孔内设有弹性夹套,扇形摆块上还开设有弧形导向孔,一竖直固定的导销位于弧形导向孔内,扇形摆块的上方设有倾斜的滑道,装夹位时,螺钉定位孔摆动到滑道出口的正下方,拧紧位时,螺钉定位孔位于一螺旋丝锥的正下方。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转轴旋转,在转轴的带动下,转盘和摆块在水平面上摆动,摆动过程中,通过导销和摆块上的弧形导向孔的配合对摆块进行导向,使摆块摆动更平稳,当摆块摆动到装夹位时,从滑道出口出来的螺钉竖直落入到螺钉定位孔中,由于螺钉定位孔中设有弹性夹套,因此可确保螺钉定位的稳定性,摆块回摆,直至摆动到拧紧位,此时螺钉定位孔正好位于螺旋丝锥的正下方,螺旋丝锥向下运动将螺钉拧入到工件中。重复上述动作,可实现螺钉的批量给件及拧紧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方案可自动实现上螺钉工作,相比于手动拧紧来说,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螺钉定位孔的内圆开有一圈环槽,弹性夹套卡接在环槽内。将弹性夹套的外圈卡接在螺钉定位孔的环槽内,使弹性夹头位置更稳定,不易产生上下窜动。
进一步,弹性夹套的内圆具有从小到大的内锥度。当螺旋丝锥将螺钉拧入工件时,螺钉的头部不会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弹性夹套包括多个侧面依次相抵靠的弹性块。将弹性夹套设计成分体的弹性块结构,相比于整体结构,方便弹性夹套的安装和拆卸,如拆卸时,只需要逐个取出每个弹性块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环槽、弹性块和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轴1、转盘2、扇形摆块3、螺旋丝锥4、滑道5、导销6、弧形导向孔7、螺钉定位孔8、环槽9、弹性块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水平摆动的上螺钉机构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滑道,滑道呈向下倾斜的弧形,滑道内置依次在重力作用下滑下的螺钉,螺钉滑下时头部朝上第二部分是螺旋丝锥,用于将螺钉拧入工件中。
第三部分是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水平的扇形摆块,与扇形摆块一体成型的转盘,转盘通过平键固定在转轴上,转轴通过动力带动可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转动。扇形摆块上开有螺钉定位孔,螺钉定位孔内设有弹性夹套。如图2所示,螺钉定位孔的内圆开有一圈环槽,弹性夹套卡接在环槽内。弹性夹套的内圆具有从小到大的内锥度。弹性夹套包括多个侧面依次相抵靠的弹性块。
如图1所示,扇形摆块上还开设有弧形导向孔,一竖直固定的导销位于弧形导向孔内对扇形摆块起到导向的作用,且当扇形摆块位于拧紧位时,导销正好抵住弧形导向孔远离上述拧紧位的侧壁。滑道位于扇形摆块的上方,装夹位时,螺钉定位孔摆动到滑道出口的正下方。螺旋丝锥位于摆块的上方,拧紧位时,螺钉定位孔位于一螺旋丝锥的正下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2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MOS影像传感器
- 下一篇:减少晶片处理过程中电弧产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