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夹套筒体缩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336.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西伦;贾国梁;赵英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套筒 体缩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尤其涉及加工筒体缩口的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设备制造、机械制造行业,制造带夹套设备的外夹套时,需要对筒体的上下边缘进行向里缩口。传统的缩口方法采用对筒体材料进行加热后用手锤敲击的方法进行缩口,造成缩口表面易出现波纹、凹坑、不圆滑现象。为此,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2006248U)公开了一种夹套筒体缩口机,主要构造是由布置在底座上的托辊机构、压轮机构和动力装置组成;其中:所述的托辊机构是在托辊机架上通过轴承平行安装两根托辊;两根托辊的间距可根据夹套筒体的直径进行调整;所述的压轮机构是在压轮机架上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安装有上轴和下轴;上轴的一端安装有上压轮,另一端安装有被动齿轮;上轴承安装在上滑块上,机架上设有与上滑块配合的滑槽和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与上滑块连接;所述的上压轮是一个异形轮,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锥形,锥形面的锥度与夹套筒体的缩口锥度相适应;下轴的一端安装固定有下压轮和套有托轮,另一端安装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下压轮是一个与上压轮的圆柱端相配合的圆柱轮;所述的托轮是一个与上压轮锥形端相配合的锥形轮,锥形轮上设空心轴,空心轴轴孔直径大于下轴直径,大于量至少为加工夹套钢板的厚度,空心轴通过托轮轴承安装在下滑块上,压轮机架上设有与下滑块配合的滑槽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与下滑块连接,第二升降机构动作时使托轮上升或下落。
随着化工设备的大型化发展,夹套筒体的直径也逐步增大,原有的夹套筒体缩口机出现以下不足:1、由于加工过程中整个筒体支撑在两根托辊上,两根托辊是跟随筒体被动旋转,对筒体无旋转推动力,筒体仅靠上、下压轮夹持,基本属于悬臂梁支撑形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筒体尾部旋转阻力大,容易产生窜动偏斜,使加工后的缩口容易出现皱折翘曲,影响缩口外观质量;2、原有的上压轮形式是圆柱体变锥体过渡,使筒体缩口的变形是一个2次变形过程,造成缩口后的变形位置应力集中,由变形带来的应力较大,对缩口内在质量也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夹套筒体缩口机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夹套筒体缩口机。
一种新型夹套筒体缩口机,它由布置在底座上的托辊机构、压轮机构和动力装置组成;其中:
所述的托辊机构是在托辊机架上平行安装两根间距可调的托辊;
所述的压轮机构是在压轮机架上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安装有上轴和下轴;上轴的一端安装有上压轮,另一端安装有被动齿轮;上轴承安装在上滑块上,机架上设有与上滑块配合的滑槽和上部液压缸,上部液压缸与上滑块连接;所述的上压轮是一个异形轮,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锥形,锥形面的锥度与夹套筒体的缩口锥度相适应;下轴的一端安装固定有可移动锥形轮和套有托轮,另一端安装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可移动锥形轮是一个与上压轮锥形端相配合的可移动锥形轮,可移动锥形轮上设空心轴,空心轴轴孔直径大于下轴直径,大于量至少为加工夹套钢板的厚度,空心轴通过托轮轴承安装在下滑块上,压轮机架上设有与下滑块配合的滑槽和下液压油缸,下液压油缸与下滑块连接,下液压油缸动作时使托轮上升或下落;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尾部支撑机构,所述的尾部支撑机构是由支撑架、传动轴、可移动托轮和联轴器组成;具体结构是,所述的支撑架是在托辊架之间布置有中部支架和尾部可移动支架;所述的传动轴安装在中部支架和尾部可移动支架上,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压轮机构的下轴连接,实现动力传动;所述的可移动托轮安装在传动轴上,随传动轴一起转动并且在传动轴上可左右移动,要求可移动托轮的直径与压轮机构的托轮直径相一致,保证两者同时推动筒体的首尾同速转动;上述的尾部可移动支架的移动方式是,在尾部可移动支架上设有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上安装有被动链轮,在上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被动链轮传动,通过丝杠的转动调整尾部可移动支架的位置。
另外,对压轮机构的上压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上压轮由圆柱--锥形直接过渡形式,改为圆柱-圆锥-圆弧-圆锥的过渡形式,使得筒体缩口的变形由原来的二次变形为一次渐变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将原加工过程的力学模型由悬臂梁支撑形式优化为简支梁支撑形式,使得加工过程中筒体不产生窜动偏斜,缩口圆弧成正圆形,筒体端口连续过渡,整齐美观;缩口能力更强,能够加工DN500~4000mm的筒体;缩口范围更大,能够适应450mm内的直径差加工要求;使得筒体缩口的变形由原来的二次变形为一次渐变成型,使得缩口圆弧过渡圆滑,连续,降低由变形带来的应力集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外观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