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面增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715.0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仲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生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8 | 分类号: | F16L4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陈晓君 |
地址: | 2131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面增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特别地涉及一种增接口。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PVC-U(硬质聚氯乙烯)管道开始应用于给排水,工业水处理,化工等行业;由于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介质流动阻力小,不易生锈,耐腐蚀性高等特点,PVC-U管路系统到现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PVC-U管道使用过程中,如水处理或饮用水系统中,需要接出分支管路,传统的增接口为哈夫式增接口,为两半式,通过螺栓装配到管道上去,由于很多情况下施工现场管路系统排布空间有限,接较多分支管路或排布较密集时,接异三通或哈夫式增接口占用较多空间且施工麻烦,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少、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弧面增接口。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弧面增接口,包括承口、弧面粘接体以及定位圈。
承口与分支管路的管材大小匹配。弧面粘接体呈中央高、左右两侧低的弧面状,弧面粘接体的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央通孔。定位圈呈管状,定位圈的内径与弧面粘接体的中央通孔的孔径一致。定位圈连接在弧面粘接体的正下方,定位圈与弧面粘接体共轴线,则定位圈与弧面粘接体的中央通孔贯通。弧面粘接体连接在承口的正下方,弧面粘接体与承口共轴线,且承口的外径小于弧面粘接体的外径。弧面粘接体的下端面为粘接面,粘接面的外侧边缘部位设有向内凹陷的溢胶槽。定位圈的外径与主体管材上的连接孔的孔径对应。
进一步的,承口与弧面粘接体的外侧连接处设有环形设置的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加强圈。
进一步的,定位圈的高度与主管路系统的主体管材的壁厚一致。定位圈的下端面呈中央高、左右两侧低的弧面状,定位圈的下端弧面是与主管路系统的主体管材内表面配合的弧面。
进一步的,弧面粘接体的厚度不小于主体管材的壁厚。承口的内径大于弧面粘接体的内径,从而承口与弧面粘接体的内侧连接部位总体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
进一步的,弧面粘接体的上端孔壁呈倒角状。
进一步的,弧面粘接体的下端面的平面投影呈圆形。
进一步的,弧面粘接体与承口的连接部位加厚并设计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弧面增接口的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时只需在主管路系统的施工管道上打孔后,用专用胶水连接即可。无需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安装效率较高,分支管路连接快,较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弧面增接口的制造用材远低于哈夫式增接口,制造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弧面增接口的体积较小,因此占用空间较少,且不会像哈夫式增接口一样占用主管路系统的整个一圈管材部位,在主管路系统不可移动、主管路系统一侧紧贴如地面等障碍物的环境中可使用,使用环境更为灵活。
(4)本实用新型的弧面增接口与主管路系统的连接孔连接更为方便,插入即可,没有需要对准孔部以防止流量被阻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面剖视图;
图6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承口1,加强圈2,弧面粘接体3,中央通孔31,粘接面32,溢胶槽33,定位圈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方位描述时,以图1所示方位进行描述,图中的上下左右方位在描述中也是上下左右,图中图面所朝的方位为前方,背离图面的方位为后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生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生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