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座椅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6005.6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伟;李新;董传林;乔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骨架 座椅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横梁起到增强座椅强度的作用,但不可忽略的是在汽车追尾事故中,近似刚性的座椅横梁使得乘员躯干回弹较早而导致乘员躯干和头部剪切位移较大,增加了乘员颈部的伤害。
近些年,后碰工况中汽车座椅对头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中对保护在汽车后碰中乘员颈部伤害有严格的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亟待一种新的座椅横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追尾事故中的座椅横梁使得乘员躯干回弹较早而导致乘员躯干和头部剪切位移较大,增加了乘员颈部的伤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座椅和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包括车座骨架1和靠背骨架2,所述车座骨架1和所述靠背骨架2铰接,所述汽车座椅骨架还包括:
加强横板21,沿所述靠背骨架2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靠背骨架2的下部,所述加强横板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骨架2连接;
吸能结构22,其轴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横板21朝向所述车座骨架1的一侧;
盖板23,与所述吸能结构22轴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中,两个所述吸能结构22间隔一设定距离并排设置,所述盖板23覆盖两个所述吸能结构22的端部。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中,所述吸能结构22的沿其轴向的表面为凹凸间隔结构。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中,所述加强横板21与所述盖板23平行设置。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中,所述吸能结构22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吸能结构22的半径不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在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时,乘员和座椅产生相对运动,盖板受到挤压,吸能结构沿轴向压溃变形吸能,减缓乘员躯干回弹趋势而缩小乘员躯干和头部剪切位移,降低了乘员颈部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座椅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座椅骨架的正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座椅骨架的加强横板和吸能结构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座椅骨架的加强横板和吸能结构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包括车座骨架1和靠背骨架2,车座骨架1和靠背骨架2铰接,汽车座椅骨架还包括:加强横板21,沿所述靠背骨架2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背骨架2的下部,所述加强横板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骨架2连接;吸能结构22,沿其轴向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加强横板21朝向车座骨架1的一侧;盖板23,设置于所述吸能结构22沿其轴向的另一端。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中,在靠背骨架2的下部安装一加强横板21,此处正对应成人乘客乘坐时的腰部,乘客的腰部往往与座椅的靠背一直接触。加强横板21的正面上,即朝向车座骨架1的一侧安装有吸能结构22。吸能结构22的外侧的断面覆盖一盖板23。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时,乘员和座椅产生相对运动,盖板23受到挤压,吸能结构22沿轴向压溃变形吸能,减缓乘员躯干回弹趋势而缩小乘员躯干和头部剪切位移,降低了乘员颈部的伤害。吸能结构22与盖板23通过焊接固连。
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两个吸能结构22间隔一设定距离并排设置,盖板23覆盖两个吸能结构22的端部。即盖板23和加强横板21的正面之间安装有两个吸能结构22。吸能结构22的数量可以根据测试需要和吸能结构22的结构进行添加或是减少。加强横板21与盖板23平行设置,这样能保证乘客身体施加的压力能更多地传递到盖板23上。
吸能结构22的沿其轴向的表面为凹凸间隔结构。这样的结构便于在盖板23受力的时候,压迫吸能结构22产生形变。同理,吸能结构2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压迫溃缩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6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